区政府网站:大家好,欢迎来到区政府网站《政务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何建方同志。何局长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何建方: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沟通交流,衷心感谢社会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河东区行政审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区政府网站:非常感谢何局长。何局长,听说2024年以来经过我们全体行政审批服务人的共同努力,河东区审批工作收获了累累硕果,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何建方:好的,2024年以来,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主线,高位推动、靶向攻坚、奋力突破,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围绕国家省市部署的1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任务,大力实施行政效能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工业厂房建成即使用等2项省级“揭榜挂帅”试点任务,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等9项市级试点任务。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做法汇编,创新打造的冷链食品产运销藏“一件事”经验做法被省大数据局官网、临沂改革专报、市营转办工作简报刊发,光伏产业应用等“一件事”改革经验被人民网、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平台报道60余次,今年又争取到2项省级改革试点和6项市级改革试点,智慧政务综合体等经验做法先后被央媒刊发报道10余次。
区政府网站:何局长,自202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来,“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一直是近两年的重点工作,您能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吗?
何建方:好的主持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围绕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环节、增便利,精准锚定“一件事”改革靶点,通过多表合一、材料整合、联审联办等关键环节,聚力攻坚,打造了多个“一件事”主题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推出的121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已全部落地实施,其中企业领域91个、个人领域30个,基本覆盖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两个全生命周期,申报材料、办事环节、服务时限总体压减37%、53%、73%。同时,我们立足河东实际,结合产业优势,加大探索创新力度,通过打造特色“一件事”赋能企业快速发展,创新打造了冷链食品产运销藏、涉水审批、光伏应用等具备改革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一件事”。如,冷链食品产运销藏“一件事”将涉及行政审批、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7个审批事项整合为冷链食品产运销藏“一件事”。改革后,全链条事项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8份减少为13份,窗口由原来的7个变为1个,时间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再如,打造的涉水审批“一件事”,整合水行政许可、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环评等多个事项,创新“多评合一、联合审查、合并踏勘”模式,形成涉水审批“一件事”。改革后,精简填报材料40%、压减办理环节65%。
此外,2025年我们还创新推行驿站“高效办成一件事”,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与我区特色“驿(一)站办”相结合,依托26个政务驿站“人、场、设备”资源,以驿站为服务触角,构建“驿站受理-部门联审-远程协办-全程代办”“一件事”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向村居、园区驿站延伸,实现企业群众“家门口一次办”。2025年上半年,个体营业执照、低保申请等56项高频事项实现驿站“一窗通办”,累计总办件量已突破25万件,其中信用修复、个转企等“一件事”已办理6件。
区政府网站:好的何局长,我们看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近年来在落实国家省市区部署、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取得了可喜成绩,您能再分别给我们介绍一下在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等主责主业上助推河东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做了哪些努力吗?
何建方:好的,2024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增幅居全市第3位。在企业开办方面,我们大力实施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信息变更等“一件事”改革,为企业平均精简申请材料60%,压缩办理时间80%,创新“电子营业执照+信用报告”应用场景,在电子营业执照程序链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客户端可直接查询企业公共信用报告。深入实施“一企一照一码”改革,将登记审批、监管执法、自行公示等涉企信息通过“企业码”归集到经营主体名下,助力企业凭手机“一照走天下”。建立住所标准化登记机制,开展虚假登记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市场主体815户,撤销虚假登记71户。
围绕服务项目,聚焦“审批提速”,我们健全“至简至快”全周期服务项目机制,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坚改革,创新推行重点项目开工前手续合并办理,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一表申请”等服务,实现企业“零障碍”申报。深化“项目集成”改革,优化提升竣工投产服务、企业投资促产等6个“一件事”场景,以“定制服务”和“套餐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我们在全市率先打造一个“急诊室”、一支“三师会审”重点项目服务攻坚队、一张审批流程图“三个一”重点项目服务模式,创新“四诊一访”机制(会诊、接诊、出诊、巡诊、回访),助力魏桥集团、欧圣达光电等18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开工手续,助力德仕帮、亿通电子等项目审批提速40%,打造出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的河东速度。
区政府网站:好的,您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用数字手段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吗?
何建方:好的主持人,自2024年搬入新大厅以来,我们围绕集约化、标准化、智慧化、便利化发展方向,强化数化咨询+可视化辅导+可视化办理”三位一体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复杂业务平均办理时长缩短60%以上。在政务服务系统中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精准智能问答服务,确保群众和企业的咨询“有问必答、答必有据”。开发建设“智能导服”系统,创新推行无窗口智能导办服务模式,实施智能预填、预审等便捷化新举措,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2025年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下沉,着力深化和扩充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库建设,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法治服务、志愿服务等功能集成到驿站,其中东李湖驿站新推出40余项“就近办”事项,龙亭驿站59项业务实现“指尖办”,白塔驿站拓展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业务,联合交通部门提供车辆年审、转籍等服务,有效减少企业群众跑腿距离60%以上。
区政府网站:听了何局长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行政审批工作2024年至今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工程项目、政务服务领域进行了很多改革创新,取得了很多成绩,相信大家对审批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何局长,您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接下来我区行政审批工作将如何开展吗?
何建方:好的主持人,2025年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锚定“争先进位,全市一流”总目标,按照“1+3+5”工作思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为落脚点,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市场准入便利化、重大项目保障、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攻坚行动,聚焦关键争上争先,服务大局敢闯敢为,打造全市最优政务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擦亮改革创新品牌,助力发展质量再提升。持续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组织区级各“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头部门制定18个新增“一件事”方案、流程、窗线上运行,推动改革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借鉴全国最佳实践,推动100个“一件事”迭代升级,力争打造更多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河东经验”。结合五大特色产业园区,加快谋划一批量大面广、务实有用的“一件事”服务场景。二是进一步推进企业、项目提质增效,促进产业活力再激发。全面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提升商事登记事项“掌上办”“就近办”“智能办”“全域办”便利化水平。完善“审管联动+告知承诺”衔接机制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共促市场主体依法诚信化经营。持续深化市场主体虚假登记“专项深办”工作;持续深入推行重大项目“五即工作法”,打造“注册即领照”“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竣工即登记”“投产即达效”等全链条集成审批服务模式。高质量完成重点工业项目“三阶集成、双零办理”极简开工等改革创新任务。高质量完成省、市两级工程建设领域“揭榜挂帅”项目。三是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品质跃升,实现营商环境再优化。提升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智能化、精细化服务内涵,创建N个智慧服务新场景,打造政务服务沉浸式“体验馆”。深化“AI+政务服务”,持续推行无窗口智能导办服务模式,完善智能预填、预审等便捷化新措施,争创全市“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成本最小、效率最高、企业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极简式政务营商环境。
区政府网站:感谢何局长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听了何局长的介绍,相信大家也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东区审批事业会再上新台阶,不断取得新进步!
何建方: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河东区审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