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退出长者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街镇动态
太平街道陶然驿站:温情服务铺就“幸福邻里路”

清晨8:30,太平街道大徐家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已经热闹起来了。在这座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基层服务阵地上,一座仅15平方米的“陶然驿站”正以方寸之地承载着7个村庄、万余群众的期盼。自2021年9月启用以来,陶然驿站2名工作人员以“一窗通办”模式,整合咨询导办、业务受理、帮办代办三大功能,通过延时服务、上门代办等暖心举措,在基层治理版图上勾勒出一条“幸福邻里路”。

服务升级:从“跑断腿”到“家门口”

“记得第一次帮办营业执照时,手都在发抖。”赵丽萍抚摸着服务台上整齐摆放的办事指南,记忆回到三年前。那时群众办理个体工商户需要往返街道多次,而如今在驿站,从提交材料到领取执照最快只需半小时。这种转变源于2022年的区级业务培训,让原本只能办理盖章、复印等基础业务的驿站,逐步拓展出个体工商户全周期服务、食品经营许可办理等5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服务半径也在持续扩大:从最初的大徐家寨村,逐步覆盖到周边小徐家寨、尹寨、郭寨等7个行政村。2025年即将新增的燃气充值帮办代办业务,将让这个乡村驿站的服务清单更加丰富。

温情记事本里的民生答卷

在陶然驿站的档案柜里,四本写满服务记录的记事本静静诉说着暖心故事。2024年夏天的那场暴雨中,工作人员冒雨为张景国上门办理电子营业执照,意外发现这位老人名下竟有多个“休眠”个体户,经过耐心解释和政策宣讲,最终帮助其完成多项注销业务。这场雨中的服务不仅暖了当事人的心,更在邻里间播下了信任的种子。

葛寨村民刘士存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难题,则见证了基层服务的智慧。当系统信息无法提取时,工作人员没有简单说“不能办”,而是多方咨询、反复测试,最终通过信息同步技术破解难题。“我们不怕问题,只怕没有解决方案。”工作人员赵丽萍的这句话,已成为驿站的服务信条。

对于刚毕业的创业者徐大为来说,驿站是梦想启航的港湾。从新办执照到变更事项,从年审代办到注销服务,全程“微信接单、即时办理”的模式,让这个95后创业者感叹:“在驿站,创业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如今,他不仅自己办结所有业务,还带动妹妹开办体育器材网店,形成了“服务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

“五邻”理念下的未来图景

站在驿站小小的服务厅内,赵丽萍向我们描绘着驿站的发展蓝图:以“便邻、聚邻、乐邻、助邻、睦邻”为核心理念,打造“30分钟便民服务圈”。2025年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契机,持续拓展业务范围,加强“政务晓屋”远程视频平台使用,让企业群众来就能办事,办就能办成。

“从年办件量258件到3557件,数字背后是群众沉甸甸的期待。”基层服务者刘一冉坚定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个500元的‘冤枉钱’变成零,让每个‘半小时出证’的惊喜成为常态。”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进驿站,那些依然忙碌的身影,正在续写着新时代的“驿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