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退出长者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街镇动态
服务抵心,事好办成——河东区太平街道村级驿站织就便民服务暖心网

从街道窗口到村口站点,便民服务的触角正沿着乡间小路不断延伸,把“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承诺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河东区太平街道的龙亭、长春、东太、陶然四个村级驿站,一幕幕“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场景生动上演,用贴心服务与高效行动,编织出一张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暖心网。

龙亭驿站: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改革效能看得见

“当天申请,当天拿证,现在办事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在龙亭驿站,刚领到餐饮营业执照的张先生难掩惊喜。这背后,是驿站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深耕细作——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办事流程、强化数字赋能,让曾经需要“多头跑、反复跑”的事项,如今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网专区就能全程网办。

从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到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21项重点事项被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覆盖企业与个人全生命周期。截至2025年8月,驿站已累计办结线上线下业务162件,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模式,让“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成为群众办事的常态。在这里,数据的每一次“奔跑”,都在缩短服务与群众的距离。

长春驿站:服务走“新”更走心,把便利送到家门口

“没想到二十多年的难题,半小时就解决了!”大刘寨村的刘大爷拄着拐杖走出长春驿站时,手里攥着刚办好的营业执照注销证明说。这暖心一幕的背后,是驿站工作人员把19项审批服务流程“刻进心里”的专业知识——从企业开办“一链办理”到电子证照申领,他们练就“百事通”本领,更守住“服务不收一分钱”的初心。

为了让便民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驿站想出不少“土办法”:赶集日摆摊教用“爱山东”APP,微信群里点对点答疑,村广播定时播报“审批小课堂”。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政策宣传的每一步创新,都在让更多村民知道:“家门口的驿站,能办大事!”

东太驿站:信用修复“一件事”,解了商户燃眉急

“要是没你们帮忙,我这饭店真不知道啥时能开张!”前姚庄农家小院饭店的经营者提起东太驿站,满是感激。原来,饭店续办食品证时,发现因营业执照未年审被列入“经营异常”,而这道“坎”,在驿站“信用修复一件事”服务中迎刃而解:现场打印材料、协助填写申请、对接部门备案,当天完成异常移除,紧接着就启动食品证办理流程。

没有繁琐环节,不用来回奔波,东太驿站用“一条龙”服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在群众眼里,这不仅是流程的优化,更是“解群众所急”的温度。

陶然驿站:忘记年报别慌张,手把手教您修复信用

“贷款受限、招投标受限……”因忘记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不少商户犯了难。陶然驿站主动站出来,手把手指导群众破解难题:补报年报与按时报送操作一致,若有往年未公示的情况,只需依次补报即可;针对信用修复的全流程,工作人员更是耐心讲解、全程协助,让经营主体少走弯路,快速恢复正常经营资格。从2020年到2024年,无论遗漏多少年报,在这里都能找到清晰的解决路径。

从龙亭的“数字赋能”到长春的“精准服务”,从东太的“解困救急”到陶然的“贴心指导”,太平街道的四个村级驿站虽各有侧重,却共同践行着“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承诺。它们像四颗温暖的星辰,照亮群众办事的路;又像四条坚韧的纽带,把服务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在这片土地上,便民服务的触角仍在延伸,一件件办成的小事,正汇聚成基层治理最动人的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