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scjgj/2023-0000186 公开目录: 部门文件
成文日期: 2023-02-20 发布日期: 2023-02-21
发布机构: 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效力状态: 生效中
文号: 临东市监字〔2023〕1号
临沂市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21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临东市监字〔2023〕1号


基层各市场监管所,机关各科室、中心、队:

现将《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2月20日


临沂市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化市场监管服务为主线、以贯彻“三品一特”安全战略为重点、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为中心、以落实知识产权战略为要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抓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现代化强区打造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一、着力实施安全生产战略,进一步推进市场安全发展

1.突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发挥食品安全评议、考核、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各环节、全领域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召开区食药安委全体会议,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定期开展安全形势会商;推进镇街食药安办规范化运行,出台工作规则,建立健全风险会商、评议考核、信息报告等工作机制,深化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以“食安山东”建设为抓手,加快区级“食安山东”平台建设,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深化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区镇党政领导分层分级包保食品安全,开展调研检查。推广应用山东食链,完成认领率、激活率、使用率“三个100%”。完成2600批次抽检任务,确保食品安全抽检量5批次/千人,其中食用农产品1.5批次/千人。

生产环节,指导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开展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治理,重点治理郑旺酱腌菜、全区桶装饮用水等品种安全风险;加强对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的全过程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规范》,推动食品小作坊质量提升。

流通环节,深化农批市场“五项制度”,加快实施快检进市场,规范提升3家农贸市场;以校园周边店、大型商超、批发连锁店、农贸市场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推进农村食品经营店、农村大集、食品摊点规范化建设,每个镇(街道)建设10家以上食品销售示范点,每个集市打造10家以上样板食品摊点。

餐饮服务环节,加快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市级平台,提升“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全面落实“四查制度”,开展学校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管理,推动学校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守牢学校及养老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底线;持续开展“清洁厨房”建设,年底80%以上的大中型餐饮单位要达到清洁厨房要求;制定小型餐饮店规范提升标准,以旅游景点、城市综合体为重点,扎实开展小型餐饮单位规范提升行动,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餐饮集聚区;紧盯重点宾馆、酒店、饭店,确保重大活动承办餐饮单位食品安全;鼓励网络订餐无接触配送,推广使用“外卖封签”;开展餐饮具及含铝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抽检合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加强特殊食品监管,清理特殊食品虚假注册网络销售乱象、加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2.加强药品安全协同监管。加强与药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单位的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抓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实好防疫保安康、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领域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监管能力、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服务企业等7项提升行动。深化“盲抽盲检”“罚帮并重”“一案双查”等六项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标准化检查。突出“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疫苗、中药饮片、高风险医疗器械以及生产一类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监管,紧盯基层医疗机构、单体药店及连锁药店等重点单位,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网络违法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落实《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开展网络监测和问题线索处置,治理突出问题。开展一级以下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回头看”,巩固创建成果。开展医疗美容等医疗器械专项检查;推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全域应用;清理医疗器械“失联”经营企业。

加强美容美发机构、化妆品网络经营、集中交易市场、网络直播基地、酒店、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儿童化妆品、美白祛斑类等重点品种的监督抽检,督促化妆品经营者严格实施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重点清理整治化妆品无中文标签、未注册或未备案、过期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鲁药振兴”工程和“药械创新”“中药突破”“美妆山东”三大计划,服务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山东省中药药物警戒平台,运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追溯体系,提升中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水平。

3.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压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纠,依托“企业端”平台抓好特种设备“应登尽登”“应检尽检”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健全安全监管机制,推进特种设备法治监管、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强化基层安全监察人员配备、培训考核和技能提升,抓好应急处置和风险研判,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紧盯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企业、气瓶充装企业,加强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移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施、叉车等设备安全监管。推进作业人员证书电子化和监审联动“掌上查”项目试点。依托96333应急处置平台,实施电梯维保动态管理,治理淘汰不规范维保单位,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探索电梯“保险+服务”监管新模式。创新气瓶监管体制机制,推进气瓶安全综合治理,探索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同、专业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气瓶安全格局。推进作业人员证书电子化和监审联动“掌上查”项目试点。优化“特检云平台”服务功能,严格法定检验检测,确保报检设备检验率100%。发挥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缝气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作用,推进气瓶型式试验机构建设。

4.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行动,完善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头盔、防护网、儿童玩具以及水泥、钢筋、消防器材、农膜、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抓好涉及“一老一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重点工业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发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安全促品质直播创建联系点作用,打造直播电商产品质量监管亮点。提高小企业质量标准,加强地产品质量管理。

二、着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5.发挥质量强区战略引领作用。落实质量强国、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建设纲要,系统谋划出台质量强区建设方案,召开全区质量大会,聚焦落实先进工业强区战略,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带动、标准引领、知识产权驱动,服务全区工业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好企业开展第十二届市长质量奖评选。树牢质量第一意识,以市对区质量工作评议为抓手,发挥质量强区和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任务落实,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积极发挥市局“质量沂站”NQI一站式云服务平台作用,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服务。

6.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将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主体作用,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一企一策”推进全链条质量提升。在木业、食品、机械、建材、化工、玩具等6个产业,深化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消费品合格率。积极借鉴兰山区先进经验,促进区域质量提升。

7.开展品牌培育行动。以“好品山东”为引领,大力宣传实施品牌战略为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鼓励企业发挥自主优势,创立自身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对申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以及专利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特别是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事项、品牌效应、知识产权及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宣传解释,通过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品牌创建意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努力实现河东企业品牌质量的双提升。

开展“认证进市场”,在调研商家售后服务认证获证企业基础上,召开质量认证工作座谈会,交流指导企业质量提升和服务认证工作,以认证为手段强化标准执行,大力推广服务认证,促进河东产业转型升级。

8.开展标准引领行动。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省政府实施意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推进标准运用面向社会全域,抓好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争取立项国家级试点项目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推动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推进对标达标常态化,引领产业质量提升。

9.强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技术支撑。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和新型服务认证,提升质量认证能力;加强植保机械、农机等行业实施3C认证监管,鼓励食品、木业、建材等行业企业参加有机产品、绿色产品认证,引导企业参加“泰山品质”认证,推动落实“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鼓励食品、木业等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协会牵头,建设共享实验室或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引导检验检测机构从提供单一检测或认证服务,向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发展。

10.提升计量服务能力。开展计量比对,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确保A类强制检定项目目录覆盖率达100%,公用计量标准进入全市中上游。开展民生计量监管,在医疗、水电气民用三表、加油机、眼镜制配、能效水效、商贸集市等领域;落实法定强制检验,加强安全防护、工业供热、能源计量等领域监管。

三、着力实施知识产权驱动战略,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

11.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牵头区直有关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制定知识产权工作方案。完善高价值专利常态化培育机制,推进专利导航,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育引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落实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工作。

1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区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作用,对照考核评议指标,加强综合协调,压实属地保护责任,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重点打击侵权假冒、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强化地理标志、电商、展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代理机构、代理行为监管。以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为抓手,加强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特殊标志行政保护,加强跨区域执法办案协作。

13.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挥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普惠公益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导航、质押融资等服务。指导各责任方用好各级知识产权扶持政策资金。推动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五进活动,组织好“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大节点宣传;推进知识产权培训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认知度。

四、着力实施市场优化战略,进一步推进生态发展

14.开展政务服务提升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最佳实践,打造市场监管“河东特色”,加强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聚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隐性门槛,规范涉企收费,加强公正监管,规范行政权力,治理不作为、乱作为。

聚焦“企业评部门”,出台2023年营商环境提升措施,联系服务市场主体,了解经营状况,解读政策法规,帮助纾困解难。规范涉企执法,健全执法案件定期回访、形成执法闭环;着力破解服务企业“中梗阻”、第三方机构、政务服务等方面问题;选树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加强正面引导。

15.开展竞争秩序维护行动。突出医药、公用事业、教育培训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排整治,重点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刚性约束,开展存量清理、增量审查,重点审查整改商品流通、招标投标、招商奖补、要素保障类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推进重大政策措施会审试点;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示范点建设,为创建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城市贡献力量。

将传销作为社会治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打击传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做好迎接国务院大督查准备。

规范明码标价,加强对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特色消费品,以及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网络购物等领域的价格监督检查。完善价格应急机制,防范特殊时期物价波动,做好稳价保供。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医药价格重点治理,开展区级抽查人民医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等收费监督检查,联合住建部门推进投诉集中的居民小区物业收费专项治理。

围绕“数字商城”建设,规范和服务网络交易市场发展,做好山东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评估认定实地核查迎查,确保创建成功;联合发改、网信、商务、公安等部门,出台网络市场信用约束及联合监管措施。开展2023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加强网络交易监测,定期发布工作动态,评选网络交易执法典型案例。综合运用行政指导、培训、约谈、警示、执法打击等手段,做好网络交易监管线索处置。加强对传统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的监测监管,促进广告主体合规经营;深入推进“绿色直播间”建设,规范绿色直播间电商经营行为。

聚焦医疗、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广告专项整治;依法查处各类虚假广告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服务广告产业发展,推动广告产业园区发展。

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整顿重点领域市场秩序,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广告宣传、价格计量等民生领域监管执法;突出制售源头和重点流通环节,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行动,做好野生动物监管、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整治、自流黑整治、自建房治理、认证和检验检测监管、粮食购销监管、农膜治理等。

16.开展放心消费环境营造行动。全面深化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扎实推进“放心消费在山东”新增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省级2家、市级5家,叫响“诚信经营”品牌。

依据《商品和服务投诉举报法律法规授权部门及法条依据目录》,厘清相关部门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职责。出台推动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25-2035)编制,推动出台扶持政策,规范农贸市场管理,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坚持和完善“有诉即应、多方响应”消费维权快速回应机制,高效、便利、多元化解消费纠纷。推进无理由退货扩面提质和消费维权服务站效能提升,新增无理由退货承诺商家60家、消费维权服务站10个。

推广消费维权人民调解室和“4+3”行政调解模式,做好ODR在线调处、行政调解、强制处置等。推进遏制职业索赔机制建设。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开展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和消费风险预警。与商务、文旅、教育、体育等部门协作,加强预付卡管理。持续改进提升热线工单办理。聚焦服务保障民生,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围绕12345热线考核和系统12315效能评价,不断提高按时核查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

抓好“最美首发人”“最美消费维权人”“十佳十差工单”评选推介和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提高热线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推行分级分类分办。加强业务指导督导,落实《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严格使用处理投诉举报统一文书,规范投诉举报办理流程,推进“诉转案”规范化。

五、着力实施监管效能战略,进一步推进和谐发展

17.推进法治监管。持续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的有力手段,依法依规行使行政权力。严格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和裁量规则,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和案卷评查活动,加强政策指引和案例指导,提高案件查办质量。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法律适用,确保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无被撤改败诉。完善执法办案回访制度,形成执法闭环,做好执法风险分析研判,提高办案实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信息化办案,加强电子取证、网络交易监测取证;在网络交易执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传销案件等实现突破,强化行刑衔接,办理一批典型案件。

18.加强信用监管。围绕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夯实信用信息基础,推进企业年报精细化管理,确保年报率不低于90%。规范经营异常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做好涉企信息归集。发挥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开展内部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科学制定抽查计划,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全覆盖。深化社会共治、重点领域清单化管理、年报精细化、综合监管一件事等试点。

19.推进智慧监管。发挥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作用,逐步实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广告、价格、网络等重点监管领域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监管,努力提高监管精准化治理水平。

20.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科学制定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法定抽检计划,严格不合格产品后处置;推行抽检报告与检验检测报告相互替代使用。综合日常检查、监督抽检、热线工单、执法办案等信息数据分析,推动数据“向需流动”,精准服务监管执法。依托综合分析结果,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价格监督检查、网络交易、广告监管、检测认证、标准、计量等方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完善阶梯式监管;对投诉相对集中、问题较多的市场主体重点监管,对屡次发生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坚决从严打击,对安全风险较高的区域、行业领域全面深入排查化解,坚决守住区域性系统性安全底线。加强统筹协调和调研指导,督促基层加强应急管理,进一步提高舆情监测、风险评估、应对处置能力;完善舆情应对预案,开展一次培训、演练,守好舆论安全底线。面向公众、基层市场监管所、市场主体推介市场监管工作,开展执法过程展示,发布典型案例。

六、着力实施党建统领战略,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21.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市场监管工作的正确方向。开展党的二十大主题教育,系统谋划贯彻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开展“市场监管为民办实事”行动。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3+1”理论武装体系建设。以巡视整改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以巡察整改成效助推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区“三级联创”,做好区级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试点,深化机关党建“五项工程”,以支部评星定级促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机关工会、青工委、妇委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创建,培育机关文化。做好选派“第一书记”任职、联系帮包暨“四进”攻坚、社区“双报到”“红领书记”和基层党组织服务队等工作。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作用,梳理市场监管政策清单,开展市场监管政策服务可视化直播,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发挥小微企业名录、信用监管数据优势,推进“政银携手共助小微”活动。发挥个私党建作用,规范提升“两员一站”建设,扩大个私党建覆盖面,完善个私党建评议办法,在基层市场监管所、外卖行业等培育一批个私党建示范点,叫响“党旗红、市场旺、百业兴”党建品牌。

2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构建优秀年轻干部库,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用好职务职级并行政策,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坚持分级管理、分类实施,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突出质量、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专业人才招引培育,加强市场监管专业技术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事业单位作用。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基层基础“双基”提升,加强对基层的培训指导,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执法标志、证件、服装统一。推进全系统改革创新,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力争1项省级以上试点,总结推广亮点经验。

2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支持区纪委监委派驻组工作。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作风整顿活动常态化,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区局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完善工作协调配合、督查督办等流程,夯实岗位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坚持把纪律挺在前,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沂蒙市场监管队伍。

24.加强法治建设。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全面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有效化解行政执法争议和风险。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工作。

七、着力实施意识形态指引战略,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

25.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正面宣传、文明创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制定党组学习计划,继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年内开展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抓好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上级部门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廉政政策法规等内容,推动干部职工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4次,开展帮扶工作,及时消除干部职工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开展机关文体活动4次,培养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奋发作为的思想情怀。

26.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干部职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开展文明示范单位创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做好舆情防控工作,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形成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快速反应、及时发声,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文件下载
    word下载 pdf下载
政策咨询 我要问

如您对该政策有疑问,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了解。

线上咨询:

点击“我要问”,登录山东省统一用户通行证,进入留言界面,选择相关部门后,然后开始填写咨询问政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