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edongquhdttjdggzxxx/2023-0000020 | 公开目录: | 教学信息 |
成文日期: | 2022-10-14 | 发布日期: | 2022-10-14 |
发布机构: | 汤头街道葛沟中心小学 |
2021-2022学年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总目标,以落实《河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围绕河东区小学教研室2022年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创建。
一、抓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河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河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3年)是河东区教学教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指出的实施“六大行动”17个项目对加强教学治理、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必须深入实施。1、做好会议引领一是深入学习《河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学期初,召开学校班子会、教学管理人员会和全体教师大会,学习、讨论《河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二是开好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总结表彰会,总结上一学期教学工作,对表现比较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对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提前安排部署,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氛围,做到齐抓共管,取长补短。三是开好教学经验交流会。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适时召开教学质量提升交流会,通过让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介绍教学经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2、突出质量监控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力争做到教学质量抽测覆盖所有的年级和学科。学期末认真组织期末考试,迎接好区教研室举行的全区教学质量抽测和六年级毕业考试。3、加强质量指导针对质量抽测中的问题,及时与成绩较差的班级做好座谈交流,提高教师抓好质量的意识,教给教师抓质量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暑假期间教师调配以教学质量提升为重点。
二、抓课堂改革,以“改课”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升
继续以“润知”生本新课堂实施为抓手,结合“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施,深入改革课堂教学,构建“生本高效”的葛沟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以“四大行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1、学习行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郭思乐、吴正宪、郭华等专家提出的“生本课堂”、“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理论,以最前沿的理论引领教师的教学实践。2、实践行动2021-2022学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偿试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实施单元主题教学,其主要内容是围绕“深度教学”的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四要素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二是改革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尽量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能够满足学生共性和个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多种学习倾向,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推进行动积极开展生本新课堂观摩课、示范课和全员赛课等活动。进一步优化全员赛课制度,重点通过每个学期进行的两轮全员赛课,推进“润知”生本新课堂的实施。适时召开课堂教学改革会议,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使课堂教学改革、生本新课堂实施推向深入。4、建构行动组织教师在理论学习、积极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总结单元主题教学和教学活动设计操作策略,逐渐建立起成熟的生本新课堂葛沟策略,建立独特、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抓教学常规,以精致化常规提升教学效益
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必须常抓不懈。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精致化管理,向常规要质量。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1、改革备课方式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师用书和课程标准等,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式,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撰写可操性较强的教学设计。各学科要有创造性地开展“半天无课日”活动,按时开展集体备课,运用最新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案呈现形式力求实用性和多样性。 2、改革作业教学作业布批要在内容、方式、分层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能有所创新,要加强批语改革。要开设个性化的作业,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要注重对学生的执笔姿势、坐姿、站姿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作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生长点和增长点。3、改革课业辅导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抓两头保中间,加强特长生培养,关注学困生转化,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全面发展,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特别是针对延学期间形成的新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四、抓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理论学习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鼓励教师注重新课程理论学习,引领教师通过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班主任论青年教师论坛、专题学习讲座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的学习活动。2、培训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研室等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等学习培训活动,学校组织好校本培训活动。道德与法治和语文两个学科要组织好教材培训。3、青年教师培养一是依托青年教师研修班,做好学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二是通过岗前培训、结对帮扶等形式,促进新教师的尽快成长;三是通过亮相课、达标课等听评课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4、骨干教师培养对业务素质好、可塑性大的教师进行拨尖性培训,重点培养,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历练成名师。5、校本教研结合全员赛课活动、“同课异构”、“分片联研”等活动,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平台。组织好教师汇报课、示范课、引领课等教研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问题教研在教研内容上,以小型、多样的小问题、小困惑、小课题为切入点;在研究形式上,以“发现问题,寻找症结——研究问题,实践反思——解决问题,生成提高”的教研模式,继续推行“订单式”问题教研。
五、抓课程开发,构建“润知”特色课程体系
在抓好教学常规、优化学科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创新校园活动,积极给学生搭建个性特长发展的平台。1、校本特色课程本着“学科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的原则,学校根据各科教材内容和学校实际,重新规划校本课程,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重点做好“润知”课程体系中润心、润智、尚体、尚美四个模块的课程开发。2、社团课程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继续积极开展社团课程活动,每周五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对于跳绳、踢毽子、足球等项目,学校设置冠、亚、季军,采取月比赛、学期比赛、年度总决赛等比赛形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校园节日课程开设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合唱节等校园节日课程,通过节日活动,张扬学生的个性,引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4、研学课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继续组织研学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5、非遗课程沂蒙剪纸和黄家粉皮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以社团的形式开设沂蒙剪纸和黄家粉皮课程,向学生传授制作技法,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
六、抓环境育人,构建“润知”校园文化
继续对校园文化进行梳理、再造和提升,重点从两个层面打造润心至善,尚知志远”的“润知”主题校园文化。1、环境文化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已完成层层有主题的楼道文化、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教室文化、读书写字为主题的墙壁文化、以勤俭节约教育为主题的餐厅文化、人文科学为主题的园中园文化。学校将在校园西南角建设一处科普教育的格致园,将打造一个格天致物,对师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乐园。2、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打造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继续从“三风一训”和管理制度入手,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本年内,学对学校《教职工德能勤绩综合评估实施办法》、《教师劳动纪律量化细则》、《师德考核方案》、《班级考核方案》、《教师评优树先方案》和《六年级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根据学校的各年级的习惯养成规定,修订《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班级公约》一起构成学生完整的学生制度文化。
七、抓学生素养,构建“润知”校园文化
学校将以活动为引领,积极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给学生以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习惯养成继续以“习惯养成月”为抓手,培养学生的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善于交流、认真书写等习惯,通过评估、比赛等措施,促使教师重视和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读书工程继续开展语文蓓蕾读书工程和英语读书节活动;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楼厅图书架,实现海量阅读,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3、写字教学用好学生钢笔练字纸,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十分钟为全校统一练字时间,从抓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质量等习惯入手,加强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规范期中、期末考试卷面分设置与批阅,提升书写质量。4、艺体活动认真上好音体美课程,坚决做到音体美课程不缺课时。积极开展艺体项目“2+1”活动,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办好体育节和艺术节。进一步细化音体美考核工作,促进艺体课程和艺体活动的开展。5、劳动素养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模块的教学,突出劳动技术教育模块,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6、比赛活动开展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作文大赛、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合唱、演讲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综合素养的平台,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自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