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djjkfq/2021-0000002 公开目录: 决策草案
成文日期: 2020-11-06 发布日期: 2020-11-06
发布机构: 河东经济开发区
临沂河东经济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11-06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临沂河东经济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初稿)

202011

目录

前言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期限

三、规划定位

四、规划目标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回顾

第二节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章发展定位与目标

第一节发展定位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四章“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第一节建成区加快实施“退城入园”,发展新型工业业态

第二节建成区重点发展产业

第三节提升凤凰岭片区承载能力,加快新兴产业培育

第四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第五节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第六节增强外资吸引能力

第七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第八节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

第五章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全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三节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全力保障服务开发区发展

第五节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六节加大产业招商和土地利用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开发区作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集中体现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十四五”时期,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经济发展脱虚向实,开发区要发挥产业集聚的“虹吸效应”,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引领经济发展的全面变革。

一、规划范围

河东经济开发区是在原河东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2005年5月规划建设,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1年10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加挂临沂临空经济区的牌子。2017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河东工业园区更名为河东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104平方公里。2019年10月,河东经济开发区纳入临沂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完成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工作。改革后,河东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42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和凤凰岭片区两部分。建成区位于位于河东区中西部,规划面积为19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胶新铁路、火车站以东至昆明路;西至东兴路、沭埠岭一路,南至桃源街、凤凰大街、北京东路;北至柳杭街;凤凰岭片区位于河东区东南部,规划面积为2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汤河镇杞柳路,西至杭州路,南至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至横一路、旦赵线。

2020年4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议托管河东经济开发区。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后,河东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18.73平方公里,由建成区和凤凰岭片区组成。其中,建成区区块位于河东区中西部,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昆明路,西至东兴路,南至港华污水处理厂,北至柳杭街;凤凰岭片区区块位于河东区中东部偏南位置,规划面积为12.9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杞柳路,西至临东路,南至临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至凤凰大街。

本次规划范围覆盖河东经开区18.73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包括5.8平方公里建成区域和12.93平方公里凤凰岭集聚区区域。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间为2021-2025年。

三、规划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19]14号),参照《山东省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在综合考虑开发区经济基础、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体制、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管委会履行职能、引导市场行为和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发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四、规划目标

主动融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构建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对外开放。全力打造鲁南经济圈东翼门户产业高端生态化提档升级新引擎、临沂“两河时代”城市新中心重点发展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企业园区特色样板区。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河东经济开发区取得显著发展成果,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上升至第77位,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2019年,河东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67.9亿元,工业增加值约44.8亿元,税收约3.88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约60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8.4亿元,现代服务业产值13.6亿元),开发区已形成了五金机械加工、高端化工、塑料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建材制造、家具制造、货运物流业等8大主导产业,全区工业主战场地位不断凸显。

河东经济开发区“十三五”期间,实现招商引资845亿元,利用外资1.5亿美元,经开区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同时,进一步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二、双招双引取得较大突破

签约落地了中邮物流产业园、中畅云储物流园、鲁南快递物流产业园、凯佳可追溯食品产业园、中德科技产业示范园、金科智能制造科技城、衡橡管业、雷蒙德科技、猎鹰全球国际电子商务、铂佳新能源、临沂火车北站片区改造、区域HMO健康服务体系、顺丰多式联运中俄新思路、同正新材料、奥德杉杉建设、心里程教育、凤凰岭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

其中2019年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人,引进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1人;获评泰山学者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类)1人,省重点扶贫区域急需紧缺人才项目1个,完成人才培育8人;1人进入国家创新项目答辩。

2020年,开发区依托永安特种装备、荣祥钢管、金绫纺织、墨海生物、华业表面等骨干企业优势,围绕产业链引导同类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向开发区聚集,实现建链、补链、增链、强链招商,目前荣祥钢管与中国500强的天津友发合作的镀铝锌镁金属制品科技研发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注册;中韩(临沂)智能装备产业项目外资账户5月中旬已经建立,到位外资497万美元;海尔学测星平板电脑项目已完成签约;卡亚洛文创电商产业园项目、君瑞医药新药及高端制剂项目等正在筹备签约;智能立体车库、新加坡丰树智慧物流项目、顺丰物流产业园项目、英派汽车精密模具项目等多个意向投资项目洽谈顺利。

三、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河东经济开发区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对科技型企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送政策上门、组织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等方式积极宣传最新科技创新政策,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质量、数量。积极宣传推广省财政知识产权抵押贴息政策,激发企业发明专利申报积极性。开展校企、合作科技合作,以高端人才合作、先进技术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创新服务支撑。

河东经开区“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不含2020年,当年申报结果未出)。区内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山东宏艺科技院士工作站,张江生物院士工作站,三丰化工韩步星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试验室1家(天元建设集团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技术工程试验室);山东省众创空间1家(中科云创众创空间2018);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2件。

发挥中科(临沂)创新园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和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优势,打造区域创新中心,积极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与高层次专家交流合作桥梁,引进专家、国家杰出青年、上海浦江学者、“双创”计划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吸引北京脉点科技、临沂城市云大数据中心、微源进化生物科技、上海张江生物银行、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山东君瑞医药等项目入住。首创“脉点科技线上+线下服务(O2O)”新模式,打造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资本、市场的共享平台创新,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一揽子人才、科技综合服务,助力高新科技创业企业孵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依托临沂机场在凤凰岭片区规划了临空产业园,成功引入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等大项目。

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明显增强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国家口岸办批复同意货运飞机临时出入境为契机,推动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深度融合。投资1.5亿元完成凤尚路等5条道路全长12公里建设。投资3000万元开工建设全长2.7公里的兴旺路。投资1100万元对经开区内道路和火车站广场进行提升改造。成功招引中畅云储物流园、公铁联运物流园、顺丰速递、国际航空快件监管中心等项目,形成航空快递产业园、公铁联运物流产业园、国际空港物流产业园等3个现代物流园区,带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大宗商品交易所交割库项目落地。

五、金属生态园区建设提质增效

依托河东区五金资源优势,围绕“品牌做靓、产品做精”的思路,谋划建设临沂智慧五金产业园,推动五金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发展,推动河东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由手动工具向电动工具、智能工具发展,由传统五金制品向精密机械配件、尖端工位器具提升。河东经济开发区聘请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规划设计了占地5000亩的临沂五金生态产业园。建成了台湾精密五金产业园和豫鲁五金产业园,目前台湾五金产业园正在招商,豫鲁五金产业园已建成达产。培育了天一电子、邦克工具、长鹿工具等一批知名品牌。成功引入新海表面处理中心等项目。

六、食品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升级

按照食品“高端化、品牌化、个性化、保健营养化”发展方向,全面提升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围绕天同食品、凯佳食品、瑞发德、沂蒙红嫂等项目高水平打造食品产业园区,其中凯佳食品实现单体宰屠量全国最大,在凤凰岭片区高水平规划凯佳全程可追溯肉制品加工产业园。大力推进特殊功能食品开发研究,发挥国家特聘专家王飞博士科研团队优势,打造特殊人群配方食品知名品牌。

七、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以实施大数据战略为牵引,积极推动工业云及应用产品在更广范围内的普及应用,加大扶持智能制造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成功招引曙光星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建成山东第二个城市云大数据中心-临沂城市云大数据中心,投资1000万元与北京索为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5G 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已正式上线,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研发周期缩短50%,计划效率提升62%,交付周期缩短40%,制造综合效率提升30%等。培育壮大了中科创新园、天同食品、沂蒙红嫂、长鹿工具、邦克工具等企业电商业务。

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

以绿色、低碳、创新为主攻方向,鼓励天元机械、奥德建安、金陵纺织、蓝泰环保等加快技改和扩大高档生产线规模,其中蓝泰环保自主申报,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和专家评审,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纳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引导三丰化工等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创新研发和对外开放,三丰化工有限公司成功设立院士工作站,新研发的复合抗氧剂造粒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国际知名的抗氧剂生产厂家。成功引进山东韩师傅新型建筑材料。

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提升

积极对接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研发、特种设备生产等高端产业领域,建设了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整备水平的霸尔肯汽车整备产业园,实现河东远通由单一贸易模式向汽车整备等工贸多元化经营;天元机械自行研发整体式移动除尘装置,解决了大型焊件除尘困难的问题,将烟尘净化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接近100%;成功引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山东天海高压容器建成全国最大的高压容器生产基地,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建成奥德装备制造产业园,不断壮大智能燃气设备生产规模,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全产业链产业,带动产业崛起。

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效果显著

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不再明确机构规格,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组建临沂东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

推动管委会瘦身强体。一是明确管委会职能。剥离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相关街道管理;剥离开发运营职能,交由公司承担。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强化了“双招双引”、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等职能。承接省市下放的经济审理审批权限,梳理认领102项权责清单。二是优化机构精简设置。将原先8个内设机构,综合设置为6个工作机构。三是精简人员。根据内设机构职能,对人员进行调整,保留编制人员41人,编外人员划归新设立的国有公司。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实行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一肩挑”,设置并配齐书记(主任)1名、副主任3名、党工委专职副书记1名、纪工委书记1名,优化了领导班子构成。

推行全员聘任制。积极探索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内设机构正职、副职岗位采用公开报名、组织选聘的方式,中层正职及以下岗位采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方式,41名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全员岗位聘任、末位淘汰制度。

健全绩效薪酬制度。下放薪酬管理权限,由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自主确定人员薪酬水平、分配办法,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按照托管工作要求,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指导下,河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制定了《河东经济开发区人员薪酬方案》,已报区委、区政府备案,自2020年1月起实施绩效薪酬制度。

培育市场运营主体。组建东城建投集团,下设山东建投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临沂河东区建投置业有限公司、临沂河东区建投物业有限公司、临沂河东区建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临沂河东区建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承担产业培育、运营、“双招双引”、专业化服务等职能,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

规范管辖面积。聘请省级专家研究规范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将原管辖的104平方公里范围内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退出,新确定的河东经开区42平方公里区划申请,市委、市政府发文进行了确认,并已报省政府审批。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后,河东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将减小至18.7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凤凰岭片区规划面积为12.93平方公里。

鼓励企业运营开发区。支持开发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建设管理运营“区中园”,引进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中科创享集团,打造了中科(临沂)创新园创新平台;引进金科集团与生态城集团合作开发运营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引进华业集团开发运营华业鲁蓝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

支持市场化合作共建开发区。由东城建投公司全面负责凤凰岭片区的建设运营,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由东城建投公司与中建国际合作共建临沂五金产业园,完成了《临沂五金生态产业园规划》编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第二节 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优势

1、基础条件优越,具有明显区位优势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河东经开区位于河东区中西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两大经济板块的衔接点,东部沿海开发和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连接带。开发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临沂市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辖区内有长途汽车站、临沂铁路客运北站和大型铁路编组站、公路货运物流市场;有兖石铁路、胶新铁路、206国道和342省道过境;周边有京沪、日东、长深、临枣高速公路;南部毗邻的启阳飞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民航机场,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

独特清晰的“主城区+工业区”组合。河东经开区的工业区域集中在北京东路以北,而主城区位于北京东路以南,承担着总部经济、商贸金融中心等新业态功能,两个片区隔路相对,主城区与工业区之间界限清晰,且工业区离城区非常近,这种组合模式十分独特。主城区发展环境相对较成熟,配套齐全,对城市整体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推动开发区的主城区区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有效带动促进工业片区的开发,更好地实现产业和城市的有机融合。

2、工业主场地位凸显,形成三大产业优势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2019年,河东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67.9亿元,工业增加值约44.8亿元,税收约3.88亿元,形成了五金机械加工、高端化工、农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建材制造、家具制造、货运物流业、塑料制品等8大产业,全区工业主战场地位不断凸显。

3、“企业园区”项目撬动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凤凰岭集聚区重大项目带动。随着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中德科技产业园、山东新海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等投资超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陆续动工建设,将带动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河东经开区,估计仅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项目将拉动投资5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显著。其中,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项目一期约10万㎡智慧厂房主体建设全面完工,目前已与50余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中德科技产业示范园已正式启动;天元抗震科技产业基地,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挂牌工作,山东华业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企业园区”项目的建设,实现了用地集约、项目集中、产业集群。

产研深度融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9年底,河东经开区拥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5个,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6个,科技孵化企业为24家。通过实施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计划,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41家;2019年,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营业收入5亿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2%。引导和支持企业发明创造和成果转化,全年专利申请量198项,专利授权量42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2%。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支撑力量薄弱

河东经开区产业结构已逐步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居主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格局,但存在高端产业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尚待提高,利用传统产业成本优势和制造优势形成的产业竞争优势难以持续,新产业新产品供给潜力释放仍需时间,产业升级还未实现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大、层次低、发展速度慢,进一步发展面临瓶颈,也制约了新业态融合;第二,产业发展仍以依赖资源消耗的外延增长方式为主,创新驱动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产业发展基础不够牢固;第三,河东经开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偏少,以中、小、微型企业居多,“高精尖”企业数量少,效益差、产值低,造成产业生产上的资源浪费、重复生产。上述问题导致开发区推动整体经济更高速度、更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仍然薄弱。应通过推动创新,改变产业间的优势地位,实现主导产业的更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2、产业发展合力不足

开发区内龙头企业少,五金工具等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较低,尚未形成相互促进的集群效应;开发区财政资金不足,难以制定支持性政策,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多年来难以形成突破,资金支持投入不够;开发区土地面积较小,相对匮乏的土地要素约束了产业发展的进一步用地需求;缺少系统的人才引入机制,应该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以上资源、资金、土地、人才四大要素发展优势相互牵制,合力不足,而不利因素阻碍作用相对突出,尚未形成集中力量突破发展瓶颈,产业发展整体力量耦合不足。

3、产业创新意识不强

201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山东省为2.15%,但开发区仅为2.02%,科研创新投入力量明显落后。开发区企业规模总体不大,以小微企业及个体户居多,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在创新升级与环保形势的双重压力下,产业升级抗风险能力不足,易被市场淘汰。产业创新与转型认识不够,忽视工艺创新与管理理念、营商思维的同时进步。从软环境看,企业发展活力不足。“放管服”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节 发展环境

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影响等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世界经济将延续分化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剧大国竞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疫情防控成效差异成为影响各国经济表现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可能从欧美转移至亚洲,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演进、相互交织,正处于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蓬勃发展,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方面,可能重构全球经济格局和创新版图,进一步影响甚至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当前,以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全球化传统动能更趋疲弱。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受阻,主要发达经济体积极推动建立排他性保护性较强的区域贸易协定。受疫情影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明显抬头,各国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推动产业链收缩,生产网络区域化、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面临深刻变化,区域性经济循环有望进一步强化。

全球治理体系有望延续变革趋势,各国协调合作与博弈竞争并存。随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和世界经济平衡发生深刻变化,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世界政经格局变化趋势,存在深刻调整和不断完善的客观需要。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全球多边机制以及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有效性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十四五”时期,全球治理格局将更加复杂多变,传统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有望逐步提升。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是我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这一“大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前提。在纷繁诡谲的国际形势中,如何把握这种“大变局”,避免外部环境干扰,充分发挥国内国外各种力量,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这对我们的战略定力、应对复杂形势的智慧和能力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考验。

二、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显提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不平衡”强调经济发展结构问题,“不充分”突出总量问题。我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方面的任务可以说十分艰巨而繁重,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政府将更加聚焦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就业创收、民生兜底等更高社会要求,着力于解决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运行的制度体系和行政限制,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三、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新的重大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为我们党我们国家在新阶段谋划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奋斗目标看,新发展阶段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接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省内分析,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遥相呼应,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经济区、东陇海重点开发区、环渤海经济圈合作联动,促进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融合对接、西部加快隆起,全面推进经济文化强省新跨越发展。“一带一路”、东陇海重点开发区域、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辐射临沂,临沂位于西部经济隆起带、鲁南城镇发展带和临日城镇密集区内,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各种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商城国际化步伐加快,城镇化潜力仍然巨大。

从河东经济开发区看,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具备跨越进位的强劲支撑和发展潜力。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借助临沂市城市核心圈层的建设和争取开发区升级为全省战略等重大机遇,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临沂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河东经济开发区工作,全面纳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新发展格局。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鲁南经济圈,探索有利于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弘扬沂蒙精神。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倡树“六个敢于”,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凝聚形成加快新时代开发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三章 发展定位与目标

第一节 发展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19]14号),参照《山东省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在综合考虑开发区经济基础、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体制、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确定开发区发展定位:全力打造鲁南经济圈东翼门户产业高端生态化提档升级新引擎、临沂“两河时代”城市新中心重点发展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企业园区特色样板区。

河东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是以“四化”促“四提”实现“四新”。“四化”即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提”即提质效、提规模、提潜能、提价值;“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全面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加快培植信息软件、高端装备等新产业;推广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新模式。

加快构建“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一区”即工业建成区、“多园”即凤凰岭片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其中,建成区严格落实河东区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退城进园”工作,突出功能分区和产城融合。其中,温泉路以西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区域,以现代金融、医养健康、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主抓产业;温泉路以东企业逐步换代升级,向城市工业转变。火车站片区主要发展以铁路、高速公路等多式联运主导的智慧物流产业集群。凤凰岭片区实行“一张图、一盘棋”建设、发展和管理模式,高标准对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大力发展“企业园区”,做优特色园区,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智慧五金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智慧物流产业园。发挥山东新海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中德科技产业示范园示范作用,支持工业建成区骨干企业自办“企业园区”。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目标

2025年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利税12亿元,税收5亿元,实现利用外资2.06亿美元,万元GDP能耗年均降低6%。

二、产业布局

基于辖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一区五产,产城融合”的发展布局。其中:

一区:在开发区的建成区,加快推进区域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现代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总部经济、商贸服务业态。着力促进五金机械、家装建材、电商物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产业的高端生态化转型与升级。对标先进绿色化五金机械生产企业,引导家装建材企业专业承包企业采用环境友好型施工方式,积极推进木业转型升级进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货运配载、接货分理、仓储分拨的电商物流基础功能基础上,统筹提升第三方物流、公铁联运、航空物流等新兴物流发展模式。为河东区主导产业产品提供运输便利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化电商物流运营模式。以“绿色优先”的理念奠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强化落实科技创新园区“绿色经济”的新型区域经济增长点。

:在凤凰岭片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慧五金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智慧物流产业等5大产业,以天元产业园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为载体发展智慧五金机械产业,以临沂墨海生物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奥德装备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顺丰物流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智慧物流产业。

产城融合:充分发挥建成区区域辐射效应,支撑凤凰岭集聚区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实现产城融合。

第四章 “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第一节 建成区加快实施“退城入园”,发展新型工业业态

河东经开区建成区位于临沂市河东区内环路(温泉路)两侧,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该区域纳入城市发展空间,工业用地将大幅减少,辖区临沂圣福源木业有限公司、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临沂澳美纺织有限公司、临沂金森建陶有限公司、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沂东分公司等企业面临“退城入园”,对企业退城入园后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统一进行规划,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沿北京东路主轴线布局总部经济项目,积极引进财务公司、资管公司、金融企业、科研中心、营销中心等总部型机构,支持本地创新型、领军型企业成长为总部企业。火车站片区主要发展以铁路、高速公路等多式联运主导的智慧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华阳公铁联运物流园建设,建设货运中转枢纽。

第二节 建成区重点发展产业

一、现代金融产业

在建成区域内,集聚各类金融业态,助力河东区建设凤凰金融城。沿北京东路主轴线布局总部经济项目,积极引进财务公司、资管公司、金融企业、科研中心、营销中心等总部型机构,支持本地创新型、领军型企业成长为总部企业。

二、智慧物流产业

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抓住临沂机场货运班机开通和临沂公铁联运物流园列入国家“十三五”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重点建设项目的机遇,规划建设空港物流中心、东部商城商贸物流区、公铁联运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特色物流园。整合提升现有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大容量仓库、货场和集装箱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高水平举办品牌展会,发展物流新业态。

三、五金机械产业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以五金加工产业为抓手,助力提档升级,淘汰一批产品质量差、技术工艺落后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集团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招引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电动五金生产企业。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支持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总部、科研平台建设,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加快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联动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通过招引和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显著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五、家装建材产业

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节能、自动控制的智能家居实现突破,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材产业。研产销链条基本完备,绿色环保家装建材成为主导产业。

第三节 提升凤凰岭片区承载能力,加快新兴产业培育

凤凰岭片区高标准对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期间加快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五金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生物科技等产业。

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支持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总部、科研平台建设,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加快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联动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通过招引和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显著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二、五金机械产业

依托临沂智慧五金产业园,推动五金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发展,推动河东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由手动工具向电动工具、智能工具发展,由传统五金制品向精密机械配件、尖端工位器具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招引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电动五金生产企业。

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以绿色、低碳、创新为主攻方向,加强创新研发和对外开放,强化助剂材料、新型建材、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培育壮大山东韩师傅新型建筑材料,依托海螺集团、三丰化工等新材料企业,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招引。

四、现代物流产业

依托中国邮政国家二级中心局、顺丰物流分拨中心等项目,加快陆路、高铁、港口、铁路等交通为一体的多式联运中心的建设,以多式联运为突破口,提升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实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区域综合物流枢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零担物流、冷链物流等新型高附加值物流。

五、生物医药

依托墨海生物科技、鲁商国际生物科技、君瑞医药、宏欣医药等项目,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加大生物医药研发、医学检测等项目,打造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区域“大健康”园区。

专栏“十四五”拟建设重大项目

1、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 总规划面积1039亩,总投资20亿元,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3亿元。

2、山东华业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 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523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3亿元。

3、凯佳全程可追溯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 占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总投资17.7亿元,总产值153亿元,税收3.6亿元。

4、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 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销售收入7亿元,税收6300万元。

5、临沂佳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卡亚洛文创产业园 项目总投资6亿元,总占地200亩,建设面积约50万平方米。

6、临沂墨海制药有限公司自扩增mRNA疫苗研发项目 项目总投资19.5亿元,占地面积约250亩,总建筑面积24.45万平方米。

7、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约260亩,总建筑面积131600平方米。

8、临沂邮区中心局项目 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构)筑面积25000平方米。

9、中韩(临沂)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年产值20亿元。

10、中德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10.2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2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11、临沂智慧五金产业园 项目总投资7.7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62万平方米。

第四节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河东经开区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工作,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新旧动能转换任务目标,着力提升企业创新发展动能,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知识产权申报维护、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端人才引进和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创新驱动重要工作抓手,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十四五”期间成功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5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家;申请授权发明专利80件。

专栏“十四五”拟建设重大产业创新平台

中科创新园

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

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山东天元建设机械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新海表面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天同食品有限公司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山东永安钢瓶有限公司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五节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打造政务环境,真正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重点打造法治环境,让项目、企业和客商在开发区得到尊重和保护;重点打造生活环境,增强对国际人才、跨国企业的吸引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一、“十四五”期间招商目标

“十四五”期间招商引资完成300亿元,其中境外资金7.44亿美元,省外资金200亿元。

二、突出重点招商

1、围绕重点产业

发挥开发区产业优势,重点放在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五金铸造、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物流快递等相关产业的引进。

2、围绕重点区域

锁定重点招商区域,吸纳沿海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在引进资金和项目上取得突破,形成招商引资新格局。

在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开展招商;在环渤海、珠三角地区,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业、汽车零部件研发等开展招商;在欧美日韩、港澳台地区,开展商贸物流业、电子信息业、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项目招商。

3、围绕重点企业

针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工业50强和商业50强、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及上市公司,制定相应举措,努力争取其来经开区建设生产制造基地,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

三、招商方向

1、产业链招商

结合开发区发展目标,研究分析境内外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区域分布和产业优势及其战略布局调整取向,制定产业链招商计划,明确方向、锁定目标,开展产业链招商工作。

2、点对点招商

对有投资意愿的项目,派专人到企业进行点对点的跟踪洽谈,直到投资商有明确意向为止。

3、“区中园”招商

借鉴沿海地区创办的“区中园”经验,大力开展“区中园”招商。

4、会展招商

充分利用中国投洽会(厦洽会)、西博会、科博会等展会平台,大力实施会展招商。

第六节 增强外资吸引能力

一、指导思想

河东经济开发区以“稳外资、稳外贸”为重点,促进经开区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外商项目直接投资7.44亿美元,每年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2021年完成1亿美元。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境外项目招商引资

1、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大力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健全并动态更新“境外招商引资项目库”,推进网络互联招商、贸易合作招商、境外参会招商、海归人才招商。

2、探索建立与商务部、省商务厅投资促进机构的合作机制,重点利用商务部投促局下属5个产业部门汇聚的300余家境内外世界500强企业和机构资源以及16个相关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搭建产学研对话平台。

3、做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政策的培训、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

(二)打造境外项目试点平台

1、充分利用已开展的业务模式和经验,将跨境电商业务在河东经开区全面铺开,组织开展好专项招商,加强产业对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打造跨境特色产业项目,加快经开区制造品牌项目合作。

2、组织参加广交会、东盟博览会、进博会、98投洽会等各类中外客商项目展会,扩大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跨境电子商务类等项目合作。

3、鼓励并购先进技术和品牌,加大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招商力度,以中德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为例,重点面向德国、日本、韩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精准招商,推动境外项目经贸合作园区建设。

第七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一、凤凰岭片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凤凰岭片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一是为了完善五金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形成产业园区“四横三纵”道路交通框架,规划新建临沂智慧五金产业园七条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总长度13.2km,包含道路、雨污水管网、绿化及照明等配套工程,投资约3.5亿元;二是凤凰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包含新建污水处理厂区及2500m污水管网,投资约2.3亿元;三是高压线入地工程,投资约0.3亿元;四是澳门路北段、正大路北段、凤尚路、凤安路西段等现状道路的绿化及市政设施提升工程,投资约0.5亿元;五是片区内的现状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的维护保洁等,包含道路路面、人行道、管网及照明等设施的维护,投资约0.25亿元;六是续建的横三路、澳门东路道路及管网工程,总长度约2.8km,投资约0.35亿元。上述项目总投资合计约7.2亿元。

专栏“十四五”凤凰岭片区拟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1、临沂智慧五金产业园“四横三纵”道路交通框架,全长13.2km,包含道路、雨污水管网、绿化及照明等配套工程,投资约3.5亿元。

2、凤凰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长度2500m)工程,投资约2.3亿元。

3、高压线入地工程,投资约0.3亿元。

4、澳门路北段、正大路北段、凤尚路、凤安路西段等现状道路的绿化及市政设施提升工程,投资约0.5亿元。

5、片区内现状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维护,投资约0.25亿元。

6、续建的横三路、澳门东路道路及管网工程,总长度约2.8km,投资约0.35亿元。

二、建成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城融合度和城市吸引力

“十四五”时期,开发区建成区主要发展新型工业业态和各类金融业态等各种新型业态,提高产城融合度,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吸引力。

专栏“十四五”建成区拟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1、桃源街、孝友路、陶然东路等9条道路沥青罩面工程,全长19公里,总投资3500万元。

2、凤翔街、凤临街、军部街等13条道路道路交通、路灯完善工程,全长11公里,总投资1000万元。

3、桃源街(温泉路至陶然东路)道路、管网、亮化、绿化、交通等工程,全长700米,道路红线40米,主路面宽23米,总投资2100万元。

4、老205国道(南京路至长春路)水稳、罩面工程,全长3.3公里,总投资3000万元。

5、陶然东路市政道路工程,位于火车站片区内,南起北京东路,北至凤仪街,全长3000米,道路红线60米,双向八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配套市政管网。总投资23000万元。

6、陶然北路(长春路至凤仪街)桥梁及附属设施工程,全长5500米,道路红线60米,总投资20685万元。

第八节 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

发挥创新创造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开发区辖区内已有国家级平台3家、省级11家、市级47家、区级4家。“十四五”时期,开发区将推动“创新平台构建”计划实施,从2020年起3年内着力打造2-3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开发区所有骨干企业实现科技研发机构全覆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争取一批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库,获取奖补政策;成立科技创新局,专注于企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针对河东经开区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建档立卡;帮助三丰化工、远通智能科技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招引。

创新财税政策。根据开发区管委会事权,建立开发区与区政府的合理投入与收益分配制度,区财政负责解决河东经济开发区改革实施前的历史债务。自2020年起,3年内区政府对体制分成的开发区税收增量部分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返还开发区,土地出让收入按比例返还,重点用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双招双引”等。

优化创新政策。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精准人才工程,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集聚新载体。提升精细服务保障水平,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开辟人才“绿色通道”;设置人才服务窗口,为各类人才提供高效专项服务。

建立差异化综合评价机制。将开发区纳入全区经济社会综合考核,建立了有别于行政区的考核办法,考核指标突出了开发区特点,重点考核重点项目、双招双引、亩均税收、投资强度、使用外资、进出口、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产业集聚度、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制度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凝聚力量的作用,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党建为引领,围绕“十四五”中心工作,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抓好意识形态、强化思想建党,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落实好党工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要求,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穿于党员学习教育的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头脑。着力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着力推动经开区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持续深入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按照“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的思路,根据党建工作“一企一档”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指导,从组织设置、支委建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支部工作运行、基础保障等方面全面对标提升,切实解决联合支部与流动党员问题,推动机关支部、国有企业支部、“两新组织”支部建设全面进步。

三、积极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大力培树“两新组织”党建品牌

认真落实《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十百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培育支持计划,重点从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两新”组织中,选拔储备1家创新示范型企业,作为省级示范点培育对象;遴选确定1家规模以上企业、大型商圈、园区,作为市级示范点重点培育对象;确定11家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园区、社会组织作为区级示范点培育对象,集中三年时间,力争到2022年全面培育成党建工作规范、制度机制健全、作用发挥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工作标杆,辐射带动经开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具体名单如下:

联系培育对象

级别

备注

中科创新园党委

省级


奥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市级


山东天同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山东永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临沂沂蒙红嫂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山东长鹿工具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党总支

区级


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

区级


临沂圣福源木业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临沂市飞越起重搬运装卸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临沂荣祥钢管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临沂市金绫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

区级


第二节 全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松劲,发挥临沂经济开发区托管河东经济开发区在政策、平台、技术、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对接落实《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河东经济开发区方案》,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共同发展。强化市场思维,创新运营模式,借鉴无锡、苏州等地先进开发区成功经验做法,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与镇街等各方面的关系,积极引导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开发区发展。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快产业聚集。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重点规划发展2-3个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五金产业优势,加快五金转型升级产品由传统五金制品向精密机械配件、尖端工位器具提升;打造现代食品产业园区,推进食品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个性化、保健营养化”方向发展;加快建成区“退城进园”政策落实,推进荣祥钢管、天元建设机械、永安特种装备等新建项目向五金生态产业园聚集。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深化“标准地”出让试点,土地供应优先保障外资项目。创新招商模式,绘制招商地图和招商数据库,发挥现有企业优势,依托永安特种设备筹划建立中韩特种装备产业园等中外合资合作创业园区。统筹考虑增幅增量,对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受到省市表彰奖励的,奖励资金全额到位,区级财政按照省市要求足额配套。

第三节 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经济发展这一主责主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和“横向打擂台、纵向抓攻坚”活动部署要求,围绕7项评价指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成立项目工作推进专班和手续办理帮包服务中心,加快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开发区对外开放“特战队”作用,借助临沂启阳机场航空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正式开发的优势,深入推动河东经开区与临沂经开区、临沂综保区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四节 全力保障服务开发区发展

坚持把服务好、保障好开发区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的帮扶制度,着力破解手续办理、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等瓶颈制约因素。加快临沂东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项目手续代办机制,提前完成土地流转、地上附着物征收、指标安置等工作,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第五节 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省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在科技发展、土地收储、规划建设等方面向开发区给予政策倾斜。研究出台河东经开区产业发展政策,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等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后补助、贷款贴息、拨改投、拨改贷等形式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推动多规融合,加强产业规划与其他领域规划衔接,探索衔接协调各类规划的工作机制。强化任务目标责任制,推进各项任务和具体工作层层落实。建立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

第六节 加大产业招商和土地利用

加强招商顶层设计,绘制重点产业招商地图,明确重点招商区域和对象。加强产业链招商,实施以商招商、组团招商、网络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营造全员招商氛围。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项目联动协调机制、跟踪服务机制、落实推进机制、监察督查机制等,推动各部门相互支持和配合。

完善土地政策。坚持节约用地,积极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在开发区创新产业用地分类、土地混合使用、实行用地弹性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用地方式,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允许对具备土地独立分宗条件的工业物业产权进行分割。

建立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考核。完善产业准入目录和项目入驻标准,对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予以规定。建立河东经开区闲置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对超期未开工或产值、税收、环境影响等指标未达到协议约定的项目进行整改。实行分期供地制度,定期对已供地项目进行效益考核,为后续供地规模提供依据。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