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qzf/2022-0000084 公开目录: 历年报告
成文日期: 2009-01-11 发布日期: 2009-01-11
发布机构: 河东区政府办公室
李枝叶同志在临沂市河东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9-01-11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8日在河东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政府代区长 李枝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是打造“半壁江山”的突破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7亿元,增长16%;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增长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亿元,增长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19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8元,分别增长15%和14%。

(一)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确定了15个重点项目,把五金钢材市场改造提升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总投资8.8亿元的钢材市场、大众食品、华龙机械、观唐苑、中联水泥、天一液压等重点项目相继建设完成,区级配套投资6000万元的342省道河东段改建工程和4500万元的滨河东路续建工程竣工通车。紧紧抓住中央、省市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政策机遇,积极筛选储备154个重点项目,其中7个项目列入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争取到位资金651万元。

(二)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河东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10个规划和8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45个中心村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投资4900万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9条;投资5600万元,新敷设供排水管网18公里、燃气管网47公里;投资450万元,新增路灯738杆;投资2600万元,新增城区绿地156万平方米。滨河开发快速推进,旧村拆迁面积131.2万平方米,还建面积63.4万平方米,6个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4个开盘售楼。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开工建设住宅楼32栋。启动45个城市社区和11个农村社区建设,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区)”。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被命名为“山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称号,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骨干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4亿元、增加值25亿元、利税4.53亿元,分别增长40%、20%和32%。12家企业产值过亿元,蒙凌集团、农村合作银行、华太电池、烟草公司、石油公司、大林食品、宏艺科技7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企业素质不断提升,完成技改投资12.5亿元,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7.2亿元,增长32.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94%;完成大林企业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品牌建设富有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件,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家,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3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家。落实区级领导帮扶企业责任制,开展区直部门“为企业办三件实事”活动,共为企业办实事429件。举办了第二期企业家培训班,组织60余名企业家外出参观学习。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万元GDP能耗下降5.8%,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00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850吨以内。

(四)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总产达23.5万吨。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94万亩,新发展苗木花卉1900亩,新造林4300亩,创建省、市级绿化示范村17个,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达到15个,荣获“中国莲藕之乡”、“山东海棠之乡”和“山东木柳工艺之乡”称号。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区域化管理基地8060亩,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区)”,八湖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农村土地流转扎实推进,建成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新增流转面积2.6万亩。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和返乡创业“三大助推工程”,共培训1.6万人,转移输出1.8万人。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增村村通硬化路61公里、户用沼气池1614个,新增村村通自来水村庄52个、村村通自来水率达91%,完成4个乡镇128个村高标准电气化建设和2座110KV变电站建设,成功争创“全国电气化县(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财政补贴资金392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46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425万元、良种补贴512万元。

(五)服务业发展呈现新亮点。城东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钢材市场搬迁改造,入驻经营业户798家;重点推进了投资1.2亿元的东立物流二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的汽车4S店等项目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较大型日用品直营店10处、日用品便民店369处、农资农家店344处,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区)”。汤泉旅游区建设全面启动,重点推进了观唐苑开发、亿利达改造、知春湖园林生态温泉提升等项目建设及“四纵四横”道路、汤河橡胶坝等基础设施建设,被授予“中国地热城”称号。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财政总收入5.99亿元,增长13.23%;国税部门完成2.79亿元,地税部门完成1.95亿元,分别增长2.6%和30.05%;国税部门完成地方级收入3708万元,地税部门完成地方级收入7700万元,分别增长4.13%和30.2%。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9.61亿元、贷款余额59.5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9.23亿元和2.99亿元。金融保险、典当担保、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六)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区乡财政体制、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卫生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项目247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26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615万美元,增长61.5%。重点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先后4次为25个重点招商项目奠基。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完成进出口总额1.91亿美元,其中出口1.85亿美元,分别增长17.2%和19.3%。境外投资实现突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5个,实现境外投资额2008万美元,境外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全市第一位。工业园区招商载体作用凸显,投资1200万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诚铭机械、科曼电器、立博厨卫、台湾家具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投产企业达28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利税1.2亿元。

(七)和谐河东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年初确定的20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就业保障得到加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40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1%。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七大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6万人,全年兑付各项保险待遇7100万元,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9亿元。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4项;对4423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补助563万元;新农合参合农民45.18万人,参合率98.57%,区财政补助资金587万元;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建设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建区级文明生态村40个。踊跃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价值1200万元。用地空间进一步拓宽,完成第一批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国家级沭河滩涂开发整理项目,盘活城区闲置土地251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投入1300万元,新建和改建乡镇计生服务站9个,合法生育率98.3%,出生人口性别比107。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全年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917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20起。认真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信访量下降8.9%。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四项指标分别下降11%、3%、19%和26%。人事、统计、审计、物价、应急、档案、史志、兵役、国防教育、通信、邮政、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八)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绩。扎实开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解放思想大讨论、行风评议机关活动,“争先进位、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良好作风进一步形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推进“五五”普法,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行政执法人员643名,政府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件、政协委员提案79件,办复率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执行中央、省、市和区委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前进的脚步伴随着奋斗和奉献,丰收的喜悦凝聚着心血和汗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河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固;城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区乡财政比较困难;政府机关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09年是打造“半壁江山”的提升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确保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更加注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结合,更加注重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城市农村、经济文化、人与自然相协调,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成立60周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左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抓手,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政策措施,精心策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千方百计扩投资、保增长、促发展。

全力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开展“项目争取年”活动,动员全区上下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提升、“三农”发展、安居工程、公共事业、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全力以赴向上争取对接,全年争取竞争性项目40个、力争竞争性资金1亿元以上。把154个重点策划储备项目争取任务,分解到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到位,争取100个以上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研究制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考核奖励政策,切实争取一批对河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带动性和支撑性的大项目、好项目。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成立12个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突出抓好汤河提升“一号工程”、大工业、大品牌、城镇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在建项目早投产,前期项目早开工,谋划项目早落实。强化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突出抓好热电、天一液压、华龙机械、蒙凌、宏艺科技、镍铁等项目,争取全年新上10个技改过5000万元的项目。健全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主抓领导、一个主管部门、一套工作班子”的要求,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督查,严格考核,确保项目建设稳步协调推进。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战略,以建设“凤凰城、地热城、宜居城”为目标,突出滨水、生态、商贸、宜居特色,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完善提升小城镇功能,努力实现“由郊区向城区、由弱区向强区”的新跨越。

加强城乡规划。发挥规划先导作用,突出汉唐风格,全面完成河东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滨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0个规划的评审、报批工作,完善以河东区分区规划为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规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三层规划体系。组织好凤凰岭、汤河、相公、太平等7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开展第二批50个中心村筛选和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在各乡镇、街道成立规划管理所,加大对村镇规划的管理力度。筹建河东区规划展览室,对外展示打造“半壁江山”形象。

加强城市建设。继续开展“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城区道路建设工程,投资建设东昇大街、东夷大街东段、孝友路南段、皇山路中段、九曲街等道路。实施城市管网建设工程,新敷设燃气管网20公里,建设供排水管网15公里。全面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任务,完成城区空闲地绿化1330亩;完成爱民公园建设;新增加皇山路北段、三和东街、凤凰大街3条绿化达标道路;新增加10个花园式单位、3个花园式小区;完成铁路沿线综合整治任务,城区新增各类绿地100万平方米。实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选址建设3处垃圾收集站,完成26座公厕的改造和建设任务。继续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推进滨河区域旧村拆迁改造,力争完成钟庄、王庄、范于埠等社区的旧村拆迁,争取全区完成拆迁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刘村、郁九曲、赵庄、巩村、张庄、杨庄等社区还建面积50万平方米,争取拆迁户早日回迁。加快民兵训练中心综合楼、区法院执行局综合办公楼、区检察院办案技术大楼、温泉路派出所等工程建设,确保按时竣工。协调推进长深高速、兖石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社区建设。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区)”为契机,按照“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成45个社区的改建提升任务,争取九曲店、三官庙、郁九曲、赵庄等4个社区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标准,褚庄、刘村、杨庄等16个社区建设达到市内一流标准。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争取每个乡镇、街道建成2个以上示范社区。

加强城市管理结合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要求,形成“环卫无死角,管理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格局。推行区级领导包路段责任制,将城区主要道路的环境卫生和管理等任务层层分解到区级班子领导、包路部门和沿路单位,形成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局面。加强对城市路灯、绿化和其它市政设施的巡查、管理,确保亮灯率、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加大城市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和吸纳聚集能力。激活潜力、借助外力、启动民力,多元化筹集资金。完成商业开发建设12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设15万平方米,生产性建设24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交管所规范化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全区乡镇(街道)交通管理所的“四位一体”改造。以乡镇(街道)驻地为重点,加快汤大路、文泗路、临东路、洪石路等路段的拓宽改造,抓好程梅路、郑太路、旦赵路等道路的绿化美化工程。健全完善小城镇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市政、环卫、绿化、城管监察等日常管理维护队伍,履行各项城镇管理职能,形成“人民城镇人民建、建好城镇为人民”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推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坚持把工业化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支撑,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实力。

着力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按照“企业集聚化、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坚持规范、提升并举,引导布局分散、产业关联性强的中小企业向优势产业集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聚集度,努力培植壮大五金机械、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轻工工艺四大支柱产业和五金机械、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争取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6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两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0亿元。坚持资本向骨干企业靠拢、资源向骨干企业汇集、政策向骨干企业倾斜,着力壮大骨干企业,重点实施“3621”工程,争取3家企业产值过10亿元,6家企业产值过5亿元,20家企业产值过亿元,10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支持现有企业通过嫁接改造、兼并联合、资本运作等途径加速升级转型,对列入省市“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21家企业,组织专门力量帮助企业改进管理、完善机制、引进项目,促其尽快成长,不断壮大骨干企业群体。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利税6亿元。

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机遇,鼓励企业引进和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设备,增强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蒙凌、大林、华太、天一液压、宏艺科技、汇杰包装、华龙机械、合力钢材、启阳工具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技改投入20亿元。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加强省控1家、市控18家耗能企业监管,培育8家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企业,争取德力西塑料物流园新上深加工项目。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新增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市级技术中心。扩大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快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各类科技合作项目60个。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华太电池、天一液压、三丰化工3家企业继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建立区级领导干部为企业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发挥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作用,研究制定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强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重点加强对骨干企业生产销售情况的监测,引导企业把握市场动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引导企业苦练内功,重点加强财务、成本、质量等管理,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扩大信贷规模,大力推进银企合作,认真落实上级各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强化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行合同动产和股权抵押等有效质押担保方式。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争取成立2家贷款担保公司,构建企业融资平台。做好大林上市工作,加快推进宏艺科技、蒙凌、澳美纺织等企业上市融资。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争取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2个,争创市级以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家,市级以上消费者满意单位3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家。继续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精于管理、善于发展、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健全完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着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以把园区打造成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为目标,高标准抓好河东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凤仪街、中昇街、华龙路、顺达路、凤翔街、利源街的绿化美化工作。加强临沂火车北站货运站经营秩序、社会治安管理,确保货运站周边环境良好。切实发挥工业园区招商载体作用,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引进2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项目并开工建设,争取实际到位资金3亿元。强化服务职能,支持28个投产企业加快发展,加快6个开工项目建设,尽快竣工达产,争取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筹备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四)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坚持把服务业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亮点,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加快“三大板块”开发建设,培植新亮点,增创新优势,繁荣壮大服务业。

深度开发汤泉旅游板块。围绕“开发地热城,建设旅游区”的目标,把汤河提升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御汤路西段1.4公里和汤河城区段6.2公里景观道路建设;对华太路西段、御汤路东段、文泗路官庄段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完成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科学开采地热资源,加快勘测、钻探温泉水井。加快汤河城区段清淤、培堤和沿线拆迁,进行景观灯、供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推进文泗路与滨河东路节点景观、观唐苑西侧景观和沂河水上乐园建设。加快推进观唐苑、亿利达2个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并投入运营;加大温泉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引进、开工建设2个过亿元的项目;积极促进知春湖国际温泉度假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评定。大力开展温泉文化的宣传和挖掘工作,完成《千年汤泉》一书的编纂任务,建设汤泉旅游区标志性雕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法人治理”的模式,以临沂汤泉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筹备举办临沂河东·国际温泉文化节。

整合提升商贸物流板块。按照“突出特色,优势互补,提升档次,打造品牌”的要求,加快临沂城东物流园区建设。一是打造“五金机电钢材物流城”。加快钢材市场配套建设,全年力争实现营业额50亿元;启动五金市场搬迁改造工程,完成五金市场的单体规划设计,推进市场搬迁,力争6月份开工建设五金交易区,2010年9月前完成五金市场搬迁任务,积极争创“中国五金加工城”。二是打造“汽车城”。完成“汽车城”规划设计,加快推进汽车4S店建设,争取全年建成4个4S店;加快推进市车管所项目建设,启动汽车交易市场和重型工程机械市场建设,使汽车市场初具规模。三是打造“铁路仓储物流城”。开通临沂火车北站货运站,搞好货运站周边物流规划设计。加快推进东立物流、德正达物流、盛业超市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引进现代物流企业2家以上。四是谋划打造“木业建材城”。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区木材、建材等市场进行整合,提升档次和规模。

加快推进滨河区域开发。落实好国家和省市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强化激励扶持,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豪森华府、幸福花城、铭信置业、水景明珠、万盛置业、三江领秀、阳光水岸、东华苑、新东方花园、凯润国际花园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加大滨河区域土地收储力度,吸引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开发。以发展近郊型观光休闲产品为主导,配合搞好小皇山公园建设,加快滨河湿地温泉健身旅游开发项目、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临沂国际影视城、万亩板栗园等重点旅游景点工程建设,形成“南有小皇山、中有板栗园、北有观唐苑”的滨河旅游带。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典当担保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餐饮业,加快推进净雅酒店、金潮港宾馆、观唐温泉度假村3个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五)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动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广泛、深入、有效地推进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加大招商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争取全年实际利用区外资金20亿元,利用境外资金1500万美元;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引进1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精心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推介工作,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催生大产业。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并举,重点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生事业等领域,通过利用外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扩大外贸出口。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争取2家以上企业列入全市重点培育出口品牌。落实好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的各项政策,支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出口创汇,争取全年实现出口创汇1.8亿美元。重点指导企业利用国际知名展会开拓市场,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巴黎国际食品展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南美、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

加快境外投资。抓住国家支持对外投资的机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与合作,力争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4个,实现对外投资额2000万美元。引导河东在非洲的投资企业“抱团”发展,加快建立境外产业园,提升境外投资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日、韩、新加坡等传统劳务市场,积极开拓欧美、澳洲等高端劳务市场,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质量。

(六)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壮大镇域经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大力实施惠民工程①重点水利工程。实施投资1亿元的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对沭河40.08公里、汤河16.98公里河堤进行复堤。投资1500万元,完成葛沟灌区四期节水改造工程,节水改造干渠6.4公里,改建、维修渠系建筑物7座。②农村路桥建设工程。投资新建农村公路70公里;投资1100万元,完成汤河后张庄大桥、旦彰街大桥和汤头西北村、公安岭、李五湖3座中桥改建。③有线电视巩固提升工程。加大网络升级改造力度,新架光缆30公里,新开通有线电视光接收点40个,确保有线电视使用率达到65%以上。④林业生态工程。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升农田林网化建设水平,完成长江防护林二期工程植树造林1万亩,新建绿色通道24公里,新创省、市级绿化示范村(社区)15个。⑤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实施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拓展培训,年内培训农民1.5万人。⑥畜牧发展工程。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0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⑦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抓好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完善提升汤头、刘店子、郑旺老项目区,通过省、市三年总验收。⑧电网提升改造工程。投资4500万元,新建110KV东兴站变电站;投资4200万元,扩建相公站3号主变工程;投资1亿元,实施高低压线路改造、标准化用电村建设等6项工程。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积极申报市级文明生态乡镇,新创建区级文明生态村30个。⑩土地流转工程。完善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年流转土地面积2万亩以上。

力发展镇域经济研究制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352”规划工程,以九曲、相公、汤头3个街道为龙头,选择50个强村、20个样板社区为试点,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带动全区镇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乡镇(街道)走特色产业发展路子,立足优势,因地制宜,主动承接城市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扩散,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一业一片”的镇域经济模式。加快乡镇(街道)工业聚集区建设,搞好设施配套,提高吸纳聚集承载功能。

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群众扩大瓜菜、杞柳、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新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培植八湖万亩藕塘、汤河300亩海棠示范园和汤头10000亩、刘店子5000亩的生态观光型农业,争创“山东海棠生产基地”、“山东苗木之乡”、“中国海棠之乡”和“中国木柳工艺之乡”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建设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争取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提升合作组织3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监测蔬菜、畜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结合农业项目开发,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区域化管理基地发展到6.5万亩,建设国家综合农产品质检站1处。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全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0-15个、新技术3-5项,努力提高农业效益。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扩大异地输出,加大就地转移力度,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争取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扩大连锁配送范围,争取日用品直营店总数达18家、农资超市8家,规范提升村级日用品便民店80家、农资农家店60家。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认真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良种、农资、农机具、家电等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七)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把和谐河东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责任,倡导和谐理念,创建和谐机制,建设和谐文化,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岗位开发,加快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4000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新增企业养老保险2600人、工伤保险16060人。完善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补助标准由900元提高到1000元,城镇非从业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继续推进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水平,集中供养率达到75%。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进一步完善落实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定补资金。继续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分批在各乡镇、街道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所有村(社区)全部成立残疾人协会。发展慈善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工作和老龄事业。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继续推进蔬菜脱水、皮革、酱菜等行业的废水治理,坚决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确保辖区内重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继续开展对建成区内五金加工窑炉、锅炉的污染治理,积极开展饲料加工行业臭气污染规范化整治,加强城区施工工地、道路运输等扬尘污染治理,保持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实现乡镇(街道)环保所工作人员专职化。加大农村新能源建设力度,新发展户用沼气1500个以上。

加强国土资源工作。高度重视、提前运作,确保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严格落实土地执法问责制、动态巡查制和执法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确保全区45.82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落实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推进第二批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闲置土地盘活工作,用好1199亩挂钩周转指标,为重点项目用地提供保证。争取我区列入第三批挂钩试点单位。实施汤河旦彰街市级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八湖金刚岭纳入市级土地整理项目,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认真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确保上半年完成任务,并做好全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完善税负分析,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用好、用足、用活财税政策,不断拓宽财税收入渠道。继续坚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收支两条线”监督检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稳步推进乡镇集中支付改革。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在转移支付、专项补助、项目资金等方面,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缩小存贷比,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稳健有力地支持经济发展。支持金融部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稳健运行。

加强社会稳定工作。深入推进“平安河东”建设,争创“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建设全省、全市最稳定的县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重点打击痞霸犯罪、“两抢一盗”等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坚持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力度,对突出信访案件,实行区级领导分工包案、挂牌督办,落实包案督办措施和稳控责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认真组织开展庆祝成立60周年活动。组织开展区直部门“为文化办三件实事”活动。推进创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二期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家书屋40个、农村文化大院8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10个。积极打造文化品牌,编印完成《凤凰之城》并申报临沂市文化精品工程,举办首届临沂河东沂州海棠节、刘店子第二届草莓采摘节等节庆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做好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临沂国际影视城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工作。

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加快科技项目实施,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60个以上,申报专利150项以上。扎实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年”活动,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积极创建各类规范化学校,争取所有高中、初中、中心小学和20%的完小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4—5处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扎实开展“新农合提升服务年”活动,加快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合法生育率达到97%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7以内,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完成《河东年鉴》(1995-2006)编纂工作。完成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继续做好人事、物价、审计、通信、邮政、民族宗教、兵役、国防教育、档案、外事侨务等工作。

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职能转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政府。

坚持科学行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公示、听证等制度,集思广益,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事项,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公开,保障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推进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努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坚持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

坚持务实行政。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不搞短期行为。建立健全“争先进位、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机制,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做到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把抓落实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环节,凡是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承诺的事项,坚决按时完成,以实干聚民心,以实效促发展。

坚持廉洁行政。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教育预防、查办惩治、纠风保障三条主线,重点加强对政府机关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对不正之风的纠正和腐败行为的惩处,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同心同德,开拓前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打造“半壁江山”、建设富强美丽的新河东而努力奋斗!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