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101/2021-0000264 公开目录: 历年报告
成文日期: 2013-01-18 发布日期: 2013-01-18
发布机构: 河东区政府办公室
高振凯同志在临沂市河东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1-18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5日在河东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河东区区长 高振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务实创新,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主要指标增幅好于预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48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27元,分别增长15%和17%。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亿元,增长39.2%,总量列全市第5位,居全省第97位、上升了5个位次;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0.7%,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镇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突破2000万元,其中九曲街道、汤头街道过亿元,分列全市镇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第8位和第26位,镇域支撑县域作用明显。在全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荣获全省县域经济“两个同步增幅前十位的县区”第一位和“跨越发展前十位的县区”第七位。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2600万元,科学编制河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交通综合运输规划、水网规划和各分区专项规划等11项,规划覆盖率全面提高。长深高速公路河东段竣工通车、北连接线基本完工,新建城区道路15.8公里、供排水管网64.8公里、燃气管网11.8公里;完成汤大路郑旺段、文泗路西段改造,启动郑太路西段、凤凰大街凤凰岭段拓宽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58.8公里;完成投资1.5亿元的集中供热一期工程,结束了河东无集中供暖的历史;完成临沂城30万吨东线供水工程,葛沟灌区六期节水改造项目、汤河治理工程全面竣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基础更加坚实有力。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和两个“百日会战”攻坚行动,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2个,总投资54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87.4亿元,天元钢结构、东昀石墨、晨阳风机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浙商五金机电产业园、奥美恒微粉新材料、海润鑫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建设;11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85.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48.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依托“五区”载体优势,招大引强上项目,全年引进项目130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39.7亿元,增长12%,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

一年来,以“五区”建设为统领,紧扣主题主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快五金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设立专项资金1000万元,着力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86亿元,实现利税15.8亿元,分别增长54%和55%。着力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完成“北区”起步区3条道路一期路网建设,引进浙商五金机电产业园、台湾精密五金产业园等5个过10亿元项目,“北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骨干企业群体逐步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增加22家、达到65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增加15家、达到4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家、总数达到229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蒙凌压力容器、华太碱性充电电池、三丰化工无锡抗氧剂等23个过亿元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增长20%。强化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新增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6个,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4项,实现专利授权330件,被授予“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宏艺科技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力扬塑业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三丰化工公司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5亿元,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7%。万元GDP能耗下降3.4%,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其中出口3.6亿美元,均增长2%。

(二)致力增收增效,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按照“一心二区三带”规划布局,着力做特做优农高区,完成“四横两纵”28公里路网建设,引进创新园林、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园、国际花木城等项目,滨河生态高效特色农业长廊优势凸显,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认真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总产达26.3万吨,实现“九连增”。扎实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4万亩、“三品一标”认证4个、省著名商标2个,新建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小区)6个,承办了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现场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富有成效,被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全市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发展苗木花卉8000亩,承办了全市50万亩环城林建设现场会。

(三)致力扩容提质,服务业繁荣发展。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按照“三个先行、两个突破”的原则,着力做大做靓汤泉旅游度假区,新建5条道路13.2公里,开工建设奥华温泉、东辰汤城、名仕温泉等5个总投资110亿元的温泉综合体项目,汤泉旅游度假区建设步入快车道。做实做精临空经济区,伦达国贸城、九州商贸城、空港物流等9个总投资150亿元的项目全面开工;中港晓城、中暨商贸城、宝莱德科技城等5个总投资60亿元的项目正在办理手续,形成了项目建设压茬推进、全面开花格局,成为临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提升城区市场档次,实施九曲五金市场、德正达物流项目改造,搬迁机电设备市场、文体市场。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0家、总数达到71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6.3亿元,贷款余额102.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6.3亿元和16亿元。

(四)致力城乡统筹,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三点对接”,提升城镇建管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效率启动东城新区建设,实施“六横三纵”路网工程,教育学区、阳光城、荣盛富翔双子楼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东城新区框架全面拉开。高标准绿化皇山路、海棠街等13条道路,新增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8%和42.9%。重点实施了三官庙、胡庄、王庄等社区搬迁改造,征收房屋面积106.3万平方米;完成还建面积75.5万平方米,独树头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加快推进锦绣外滩、东来尚城、慧谷领御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开发面积62.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52.1万平方米。制定出台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加快镇街驻地开发建设,新增商业开发建设面积14.5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设面积9.6万平方米、生产性建设面积13.4万平方米。小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敷设供排水管网128.8公里、燃气管网32.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6.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64盏。建立“大城管”机制,成立城管委,按照“三个整合、三个规范”工作要求,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圆满完成市里交给的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工作任务。投入3000万元,实施206国道、342省道、滨河东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东兴路两侧改貌工程。加快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步伐,建设农房8316户,改造危房1391户。巩固提升“五化”水平,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2个、市级4个。

(五)致力共建共享,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民生,全面落实“十大民生工程”,民生质量显著提升。全年完成民生支出11.1亿元,增长29.7%,增幅居全市前列。新增城镇就业879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各项保险扩面7221人,基金累计结余8.5亿元,连续4年实现增量过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被评为“山东省新农保工作先进县区”。五保老人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3360元和1920元。残疾人事业实现基层组织和社区康复网络双覆盖。《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顺利实施,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6处、幼儿园16处,年内竣工31处;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示范幼儿园各1处,市级各3处。新农合参合率保持100%,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区镇两级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完成公交国有化改革,淘汰更新公交车124台,新投放67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临沂·河东)百里沂河极限挑战赛和第十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五大文化惠民工程率先在全市实现全覆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组织开展了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全区水质保障、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三场环保攻坚战,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强化对上争取,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全年争取计划外指标658亩,新增建设用地3108亩。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社会和谐度全面增强。在全市社会治安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和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中均获第一名。统计、审计、应急、档案、史志、供销、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妇女儿童、国防教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六)致力效能提升,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政府执行力、创新力进一步提高。注重调查研究,集中开展了20项重大课题调研,较好指导了政府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行政程序年”活动,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扎实开展“效能河东”建设、服务企业“四比四看”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行政监察、政务督查,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五区”建设指挥部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努力克服资金、土地等困难,勇于担当,激情创业,为“五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工作和通报政情,按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重点项目、惠农资金落实等情况的审计监督,严厉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维护了政府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一年来的生动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必须坚持把“五区托一城”作为发展指导战略。实践证明,“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完全符合河东实际,契合上级要求,顺应群众期待。只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强力推进,就一定能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必须坚持把争先进位作为发展永恒追求。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没有争先进位意识就会永远被动落后。只要正视差距,坚定信心,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发展愿望,自我加压,奋力开拓,就一定能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必须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发展第一抓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上争外引,滚动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就一定能加快崛起,实现全面赶超。必须坚持把团结实干作为发展根本保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凝心聚力干事业,心无旁骛抓发展,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我区视察指导,给予大力支持和精神鼓励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视察调研,真情为河东发展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区委正确领导,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河东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基础不稳固,仍居全省第三方阵,面临区域竞争巨大压力;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支撑力不强,引领带动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较少,部分企业运行困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薄弱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园区载体功能和集聚效应较弱,服务业发展与区位优势不匹配;城镇化进程较慢,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欠帐较大、重点区域建设不快,小城镇承载聚集功能亟待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尚未全面推开;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保障民生的压力较大;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安排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实施“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突破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效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打造繁荣宜居幸福的新河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加大“转调创”力度,着力培植大园区、大产业、大企业,不断提升发展的支撑力。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40%和55%。

全力突破北区。把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高标准园区。编制北区控制性详规,进一步细化功能分区,规划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完善起步区设施配套,新建凤尚路、澳门路、规划三路,贯通联邦路、正大路、凤安路,搞好管网配套及绿化亮化,真正实现“七通一平”,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争取引进3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突出抓好浙商五金机电产业园,争取一期工程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宏艺科技园、蒙凌机械园、奥达新材料园、华太产业园、天元产业园、凯佳食品园建设;争取启动五江工业园、石墨科技园;重点突破台湾精密五金科技产业园,逐步形成“十大专业园区”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河东工业园区20个在建项目,改造提升10个老项目,争取工业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全省排名上升5个位次。

培植主导产业。全面落实《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推动产业链纵向联接、侧向配套、规模膨胀,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五金工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富民”。落实《加快五金产业发展的意见》,强化以园区建设、企业培植、治理改造、规范管理、功能配套、市场开发、引导扶持带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7条措施,着力打造过300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食品加工产业,依托凯佳食品、大林食品等龙头企业,推动食品生产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力争率先打造百亿级主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支撑“富区强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依托宏艺科技、三丰化工等骨干企业,着力引进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增创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东昀石墨、天一液压、华太电池等骨干企业,重点引进“四新一高”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做大骨干企业。坚持分类指导、促强扶优的原则,完善扶持政策,全力培植本土企业。实施“双30”计划,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0家,争取凯佳食品公司产值过50亿元、4家企业过20亿元、8家企业过10亿元。研究制定在工业领域推广信息化技术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10家“两化”融合样板企业。继续实施“百家企业”技改工程,突出抓好晨阳风机年加工2万台风机、奥达建陶年产2000万平方米微粉新材料、昆宏工具年产200万片金刚石锯片等3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入65亿元。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2件,力争授权专利、发明专利分别达到350件和20件以上。实施“企业家培训三年计划”,年内组织50名企业家外出参观培训,每年有计划选派5名优秀企业家到复旦大学参加EMBA学习,培养一支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敢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队伍。成立企业专业协会,积极搭建企业沟通联动平台。

强化创新驱动。制定出台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广泛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新认定市级以上技术中心3家,实现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建设零突破。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35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7项。实施产学研合作“1+1”计划,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至少与1家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展1项产学研合作。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别占销售收入的2%和5%以上。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领军型科技人才10名以上,力争在引进国家省“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方面实现突破。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业融合化。深入开展“服务业载体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三区一线”建设,不断提高发展的竞争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着力提升汤泉旅游度假区。发挥省级汤泉旅游度假区的载体效应,扎实开展“汤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突破年”活动,按照“三个先行、两个突破”的原则,全力推动汤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打造临沂城市“后花园”。坚持道路建设先行,投资1.3亿元,建设御泉路、官泉路、奥华路东段等7条道路,完成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绿化提升。坚持区域功能配套先行,重点抓好学校、医院、公园、燃气、供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坚持环境打造先行,抓好镇域环境整治,打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实施重点项目突破,完成奥华温泉、名仕温泉、东辰汤城、宁波涌泉等项目一期工程,启动观唐文化产业园项目,精心打造滨河板块;重点推进鲁商知春湖、汤泉古城、温泉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提升老城区板块。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围绕文化旅游、疗养度假、休闲购物等主题,新招引3个以上温泉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旅游产品加工园,力促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迪可可儿童体验小镇、温泉学院等项目落地建设,彰显旅游度假区的特色和魅力。加强宣传推介,举办第二届中国临沂汤头(国际)温泉节。

精心打造临空经济区。以发展空港物流、商务服务、总部经济、航空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临空经济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和高端产业聚集示范区。高标准改造提升机场路,完成11条道路绿化亮化。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争取设立空港保税区,打造一流的项目承载平台。突出抓好伦达国贸城、空港物流城、九州商贸城等项目,力争早日投入使用。重视发展总部经济,重点推动深圳中信隆集团落户,设立营销、科研、结算中心,培育智力密集型与高成长性新型高端经济业态。强化项目招引,新引进3-5个高端临空产业项目,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滨河城区。依托滨河城区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着力引进一批星级酒店、游乐演艺、休闲购物、体育健身、金融保险等项目,集中打造滨河文化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荣盛阿尔卡迪亚、阳光城喜来登、三江领秀银河湾等五星级大酒店建设,提升餐饮服务业档次;制定优惠政策,搞好组织策划,建设1-2条商业美食街,聚拢人气、集聚商气。争取启动区科技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推进华东野战军诞生地主题公园、正直盆景公园等项目,打造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整合提升温泉路沿线商贸物流业。明确温泉路沿线功能定位,努力打造“三城一中心”。依托临沂火车北站,规划建设大型现代交通物流园区,打造支撑全市产业发展的大宗货物交通物流集散中心;依托九曲五金市场、东立物流城等老市场,加快推进润东国贸城、机电设备市场等项目,着力提升“五金城”;依托临沂市车辆服务中心,加快远通工贸物流园、德正达工程机械等项目建设,新上汽车4S店10家以上,着力提升“汽车城”;依托临沂钢材市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建设现代化的钢材物流城,着力提升“钢贸城”。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提升农业“三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断凸显发展的协同力。

全面推进农高区建设。抓住获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机遇,推动创新资源向农高区集聚,加快建设核心区,辐射带动示范区,重点打造滨河生态高效特色农业长廊,着力建设鲁南苏北农业高新技术转化基地。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硬化、绿化道路16.7公里,新建4座水电站和20公里农田水渠,完成一期电网建设;强化项目实施,重点抓好创新园林组培中心、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园、三益科技农业产业园等项目,争取引进2-4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型、引领型项目;启动科技孵化中心、展示中心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基本完成核心区建设。启动东进工程,完善规划布局,推动核心区逐步向八湖、郑旺、汤河镇辐射,重点抓好汤河中华海棠园、国际花木城、八湖万亩荷塘景观园、郑旺万亩富硒稻米示范园等项目。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重点规划建设沿沂河葛沟段、沿长深高速北连接线刘店子段设施农业园区,打造滨河生态高效特色农业长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带动作用,制定实施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新的三年规划,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区域品牌建设。编制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每个镇街至少建设1-2处特色农业产业园。加强品牌建设,新认定“三品一标”20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1-2个。重点培植苗木花卉产业,大力发展沂州海棠、绿化苗木、高档花卉,争取实施1个省级林业花卉产业项目,新增苗木花卉面积8000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每个镇街至少流转300亩成片土地1处,完成流转土地面积2万亩;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争取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突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市级示范社6家。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个。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业产出效益。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实施小水源、高标准农田、农村饮水安全和新能源建设“四大工程”。投资1250万元,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实施投资2200万元的石拉渊灌区渠首拦河坝项目、投资1600万元的石拉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1.7万亩,争取沭河汤河段1万亩滩涂地列入年度综合开发项目;投资889万元,解决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个。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实现投向、投速、投量和投效有机统一,不断增强发展的驱动力。

加大项目储备。以亩产税收和投资强度为筛选标准,策划实施投资过亿元大项目46个以上,力争10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4个项目列入市大项目好项目计划,争取开工建设1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抓好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园、浙商五金机电产业园等项目策划包装工作,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盘子。加强项目库建设,突出新型工业、城镇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新兴服务业和民生事业5个方面,策划储备50个具有前瞻性、支撑性和财源性项目,形成重点项目建设循序渐进和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

加快项目推进。对计划实施的30个新建和42个续建重点项目,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抓开工、比形象、促投产,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到100%,续建项目竣工率达到80%以上。加强过程管理,完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继续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点评、年底考核”制度,争取项目早建成、快见效。完善考核激励政策,将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实施“一票否决”,努力在全区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加强项目争取。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沂蒙革命老区享受中部地区政策等机遇,全力以赴对上争取对接,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提升、农林水利、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方面,全力争取省、市在我区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催生发展的助推力。完成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以上。

深化体制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建立更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扎实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区镇财力保障机制,确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府建设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搞好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集体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和房屋产权三项主体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市民转化。加快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完成镇街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形成人尽其才新机制。

增强招商实效。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特点和要求,加大人力、精力和财力投入,完善激励机制,转变招商方式,下决心招大商、引大资、求突破。争取实际利用区外资金40亿元以上,招引过亿元工业项目15个以上。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引导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投身招商一线,亲自谈项目、争项目、引项目,发挥表率作用,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坚持产业招商,策划包装五金工具、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搞好内引外联,着力招引一批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紧缺项目和配套项目,拉长增厚产业链条。坚持以企招商,把本土企业作为招商平台,主动对接上、下游企业,争取实现战略合作或来我区新上项目。积极搞好宣传推介,精心策划浙江、广东等招商推介会,确保招商实效。优先配置土地指标,保障信贷资金,畅通服务“绿色通道”,保障招引项目落得下、建得快、成效好。

扩大对外贸易。抓住临沂商城国际化机遇,落实出口便利化措施,组织企业参加俄罗斯食品展、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巴黎食品展等展会,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完善涉外服务措施,提升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借助国家鼓励境外资源开发和优势产能转移的政策机遇,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加强企业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完成境外投资1800万美元。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重点抓好“香港山东周”、“访外企促增资”活动,力争利用境外资金1500万美元。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河东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热爱河东、建设河东、共享河东发展成果,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实施“三点对接”,推动城市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承载力。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抓开发做大主城区。按照“高端休闲居住区、公共服务中心区”的功能定位和“双心双轴双廊”的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东城新区建设,打造滨河天际线。重点实施八大工程。①道路建设工程。投资2.6亿元,完成23公里的智诚路、智圣路、中昇街、凤临街、南京路建设,打通皇山路、华阳路,贯通堤下路,力争启动军部街、凤翔街等道路建设,完善城区路网体系。②绿化提升工程。完成新建道路和10处街头游园绿化,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③亮化提升工程。完成滨河东路、机场路、南一路和新建道路亮化,新安装路灯1000盏。④管网配套工程。投资3600万元,新建供排水管网48公里,新敷设燃气管网10公里,改造雨污混流管网12公里。⑤市政服务工程。启动生活办公、金融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市第五人民医院、教育学区等公共设施建设,吸引市计生服务中心等市直单位落地建设,加快构建以南京路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区。⑥片区改造工程。实施金一路桥头、解放路桥头、三和东街桥头、文体市场、旧机电市场、伦达国贸城以北等10大片区拆迁改造,启动桃园、高庄、范于埠等社区搬迁改造,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50万平方米。⑦旧村还建工程。加快北王庄、三官庙、郁九曲、杨庄、胡庄及新搬迁社区的还建步伐,完成还建面积50万平方米。⑧房产开发工程。重点抓好锦秀外滩、东来尚城、上东国际公馆等在建项目,尽快开工锦都城、凯润国际花园、正直花园等项目,完成开发面积150万平方米。

抓聚集做精小城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放大扩权强镇效应,连续三年开展“小城镇建设攻坚年”活动,按照“五个一”标准,完善载体功能,促进生产要素向镇域集聚,农村人口向驻地集中。加快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力争镇街详细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深入推进小城镇改貌工程,制定驻地提升建设方案,重点搞好道路、商业街、燃气、供排水、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利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镇街驻地改貌任务,今年完年太平、相公驻地公路沿线改貌提升工程。坚持产城融合,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每个镇街按照“一镇一品,一镇多品”的原则,突出抓好1-2个特色产业,培育1个特色园区,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狠抓大社区建设,完成新一轮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每个镇街驻地至少建设1-2处人口过万的居民社区,重点推进凤凰社区、汤泉府邸、石碑屯社区等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成20个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

抓整治做美新城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加强属地化、协同化和网格化管理,巩固创城成果。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城乡环卫保洁全覆盖。拓宽整治范围,深化纵深整治,提升乡村“五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上”水平,重点打造滨河生态文明乡村示范片区、汤河沂州海棠休闲乡村示范片区和八湖金刚岭万亩荷塘休闲乡村示范片区,每隔3-5公里建设一个样板村庄,力争全区80%的村庄达到新“五化”标准,每个镇街2-3个社区完成“四上”工程,争创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15个。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优化功能布局,发展生态经济,不断释放发展的持久力。

优化生态环境。继续打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全区水质保障、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三场环保攻坚战,强化PM2.5空气质量监测,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Ⅴ类标准。认真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扎实开展“一环、两带、六基地”环城林带建设,完成造林面积3.9万亩,建设绿化专业村20个。加快水网体系建设,构建以沂河、沭河为大动脉,以汤河、李公河及葛沟、石拉渊灌区为主干,以中小沟、渠为脉络的水网体系。完成李公河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建设汤河湿地保护区,实施小黑河治理,维护生态基础功能。

强化节能减排。落实度电税收贡献率节能调控措施,加大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有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力争节能2.8万吨标准煤。狠抓结构、工程、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汤头、东城新区污水处理厂,扩大港华污水处理厂容量,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均衡削减。

节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处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争取盘活、复垦土地1000亩。完成第四批、第五批增减挂钩项目区建设,启动第六批、申报第七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审批和取水总量控制,利用好非常规水资源,节约集约用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争取启动临沂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培植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有色金属回收加工和废旧车辆拆解等再生资源产业。

(八)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提升民生质量,不断催生发展的凝聚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做好政策衔接,参保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增长。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五保老人供养资金实行区级统筹、确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社会散居和机构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120元、200元,残疾人康复受益面不低于95%。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制定出台创业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创业、返乡创业,支持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8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启动“一元公寓”建设,打造新型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培训各类人员1.8万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标准化幼儿园8处,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3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高标准改扩建学校8处,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3处。特色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区职业中专综合实训楼,创建省规范化职业学校1处。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加快打造教育强区。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20类重大疾病新农合参合患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后个人最高年补偿20万元。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机制,继续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河东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完善群众工作“五项机制”,继续开展“大下访、大接访”等六项活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监控力度,坚决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努力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双连冠”。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防灾救灾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搞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探索社会养老服务新机制,启动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规范管理,推进释佛寺二期、褚庄天主教堂等5处宗教活动场所扩建、重建工作。支持工青妇、老龄、对台等工作,发展广播电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红十字会等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不懈追求。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化自身建设,倾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服务政府。牢固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宗旨意识,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服务民需,为人民干事业、对历史负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文风、会风,从简安排政务活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搞调研、谋发展。深化服务企业“四比四看”和“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摸实情、出实招、解难题。继续开展“效能河东”建设,推广使用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实现区镇行政服务中心联网运行。

建设创新政府。全面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研判形势、把握机遇、谋划项目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政策措施落实年”活动,对重大规划、重要政策和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分析评议,确保政令畅通。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旗帜鲜明的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重用干事者,坚决反对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努力营造敢想敢试、激情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切实做到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抓好政府网站、行风热线等平台建设,自觉把行政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集体决定、效果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行政决策法制化、规范化。积极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建设清廉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建立电子监察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对社保资金、政府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以及关键岗位的审计监督。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挥社会舆论和网络监督作用,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以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宏图凝聚众志,重任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扎实苦干,敢于担当、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新的辉煌业绩,为加快建设繁荣宜居幸福的新河东而努力奋斗!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