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105/2024-0000022 公开目录: 部门计划
成文日期: 2023-01-10 发布日期: 2023-01-10
发布机构: 河东区科技局
河东区科学技术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1-10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今年,区科技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是以“3+1”理论武装体系建设为契机,狠抓理论学习和政治建设。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二是创新活动组织形式,让学习入心入脑。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开展现场教育,组织参加“学悟见创”知识竞赛、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等活动,依托丰富、扎实的学习形式,构筑起支撑科技创新的强大思想基础。

(二)聚焦科技体制改革,打造河东科技创新改革“新名片”。为解决科研成果、科技人才和现实生产力“脱节”问题,围绕“优化科技服务、搭建线下园区、开发线上平台、完善科技金融保障”等目标,探索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4.0”新模式,推动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加速向我区集聚,实现人才、项目、技术与企业无缝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我区落地转化。相关科技成果在《中国改革报》专题刊发。

(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跨越式推进。一是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今年共组织6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功通过评审43家,申报数量及通过数量均创历年之最,全区高企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二是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今年累计走访各类企业130余家,广泛考察,深入挖掘,加强政策宣传,鼓励企业积极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成功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引育。一是加速推进产学研合作。全年累计征集技术、人才需求20余项,对接联系高校60余次,解决技术、人才难题6项,促成三丰化工、鲁蓝环保、友谊机械等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13项;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组织3人申报省级人才工程,其中浙大农研院何勇教授成功获评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组织1人申报第四届山东省创业大赛创业企业类,目前已通过省科技厅形式审查。鼎安众达许献磊博士获评“沂蒙优秀创业人才”荣誉称号。

(五)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创新平台申报再上新台阶。一是重大科技专项申报硕果涌现。组织浙大农研院申报的2022年山东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小尺寸异形种子高通量全自动微创取样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成功入选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实现了我区在省级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上的新突破。同德农业、韩师傅新材料2家企业项目入选市重点研发计划;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吉宇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三丰化工、华太新能源2家企业平台获批临沂市技术创新中心,蓝泰环保、佳画电子2家企业平台获批临沂市(企业)重点实验室;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贷取得新突破。组织本色建设集团、启阳液压申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分别获得900万、500万额度,目前已完成放款。

(六)加快园区建设,助力全区战新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中科(临沂)创新园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立足河东、放眼临沂、辐射鲁南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园,积极招引医疗企业进驻;二是加快推进战新产业园基础设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招商对接活动,先后对接杭实集团、乐胶网、松芝集团、泰禾智能等企业。其中松芝集团、泰禾智能投资的玻璃晶圆制造项目协议草稿已拟定,待东城建投改造升级厂房后,将合作成立公司。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

一是抓好高企申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植。力争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85家以上,新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左右,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形成一批高端、高效、高辐射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争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2 %左右。

(二)推动平台建设和项目申报,争取更多上级扶持

一是抓好平台建设和申报。力争2023年新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以上,并在省级创新空间、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领域取得突破;二是加强项目申报。鼓励三丰化工、华太新能源、奥德建安、永安特种装备等骨干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争取更多上级扶持;三是全力推进战新产业园建设。加速园区规划和建设落地,按照“引育并重”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全力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河东样板”。

(三)高标准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一是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新材料等“十优产业”,全力争取优质项目到我区落地;二是抓好高层次人才培育和招引,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大力实施“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战略,瞄准一批符合我区产业规划的“万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及各类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加大招引力度和优惠措施,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加速人才资源向我区集聚,不断夯实我区高端智力资源基础。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

一是加强国内、国际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依托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临沂研究院、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财经大学临沂金融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鼓励相关机构承办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不断提升河东区的创新影响力;二是依托中科(临沂)创新园,探索建立“沂蒙校地科技合作驿站”。加强河东区与高等院校研所的交流合作,不断壮大合作院校名单,拓展合作领域,力争2023年合作高等院校数量突破15家,为区内企业转型升级赋能。

(五)积极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围绕粮食种植、蔬菜水果加工等我区优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二是推动科技人才下乡,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持续壮大和优化特派员队伍,力争科技特派员达到40人以上;三是加强农科驿站建设,搭建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聚焦农科研发、农技推广、乡土人才培养、农科成果转化等领域,不断完善和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