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112/2024-0000007 公开目录: 部门计划
成文日期: 2024-01-31 发布日期: 2024-01-31
发布机构: 河东区农业农村局
河东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1-31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乡村赋值行动,全力实施乡村发展突破工程,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在刚刚结束的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中取得第6名,五区第1名。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农业执法示范单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9月份顺利通过验收,成功承办了全省农业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观摩会,农业机械化工作在央视《晚间新闻》播出,“四雁”工作经验《“四雁”工程向振兴》在农业农村部《农村工作通讯》刊发。

(一)全面夯实农业基础。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5亿元,增速4.6%。新建高标准农田2.3万亩,总量达到29.2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区夏粮面积较上年度增加26亩,单产增加6.95公斤/亩,总产增加1236吨,实现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增加,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9万吨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1.4%。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建农发科创示范温室、云智农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增加高效设施农业面积4.3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奥正草莓育苗温室1.7万平方米。以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60余人次,处理12345群众热线工单140余个,查处各类违法行为51起,责令改正24起,立案21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

(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1-9月份全区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产值75.2亿元,同比增长8.7%;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0.4%。支持凯佳、万德福、大林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全省健康肉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基地,脱水蔬菜年出口量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拥有脱水果蔬、健康肉、饲料加工、粮油加工四大产业体系,现有食品加工企业144家,其中规上企业48家,包括畜禽加工类17家、果蔬加工类15家、粮油加工类9家、饲料加工类7家。今年新打造了临沂圆源食品有限公司、临沂市多维木瓜饮品有限公司、临沂安丰粮油有限公司、山东晨越食品有限公司、临沂盛隆畜牧养殖公司、河东春卉沂州海棠种植专业合作社、山东云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家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种业振兴,投资2亿元建设现代种业科技产业园,力争打造山东省首家水稻“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平台。

(三)扎实推进“四雁工程”。实施“头雁领航、归雁回引、鸿雁丰翼、雁阵齐飞”四大行动,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坚持头雁领航五大创建,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头雁领航突破工程”,传承弘扬稻改精神,在农村广泛开展过硬村居、活力村居、平安村居、美丽村居、廉洁村居“五大创建”活动,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14家,是去年全年的4倍,全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119家,占行政村总数的69%,累计注册合作社1150家,区级及以上“鸿雁”人才超5000人。创新开展“金融大集”,组织全区20余家金融保险机构和农担公司,在草莓节、海棠节和丰收节现场“摆摊设市”。累计申请乡村振兴类贷款突破12亿元,居全市前列;农业担保贷款新增131笔、放款1.5亿元,居全市首位。

(四)突出抓好“百千工程”。立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总目标,制定《河东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将汤头街道、郑旺镇、太平街道3个镇街的44个村纳入“百千工程”实施村庄,同时交通、水务等资金已重点投向百千工程村,重点打造汤头沟南片区、郑旺沭河片区、太平寨子片区等三大乡村振兴片区。累计投资2.2亿元,建设226个项目,推动村庄“颜值”“内涵”双提升。新建太平街道小张寨村和郑旺镇小尤家村两个省级美丽乡村,按照“三定三比三亮”打擂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要求,区委农办牵头,对6个镇街进行了8次人居环境“督导检查”,对327个村庄完成了“两轮次”全覆盖。根据全市“揭榜接题”工作要求,投资1.1亿元,打通农村断头路、农业生产路87条、94公里,将民心路、经济路延伸到千家万户,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惠及群众9万余人。相关经验做法已被人民网、光明网、大众网、《市农业农村》刊发。

(五)持续开展“十大招引”。全区各镇街加大乡村振兴“十大招引”工作力度,积极走出去招引。截至目前各镇街累计外出招商105次,26个涉农项目落地河东,投资15亿元中睿智山东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投资3.5亿元的瑞发德股份年产六万吨预制菜项目等一批行业龙头项目落地河东。大力拓展国内外农业市场,先后组织全区食品、脱水蔬菜等企业参加第五届餐饮博览会、日本东京国际食品展、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国内外展会,取得了很好效果。创新“国有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由国企投资优质项目推动发展,确保每年收益按比例分到村集体及村民。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共争取市级以上资金 7485万元,其中高标准农田资金3000万,百千项目资金2400万,特色设施农业项目500万,病虫害防治资金300万,社会化服务项目200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国务院激励资金200万、省级和美乡村项目200万、衔接乡村振兴资金项目410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175万、渔业发展扶持项目资金100万。

(六)坚持强化专班化推进。根据市委、区委安排,成立了乡村振兴、四雁工程、粮食安全、百千工程、清廉村居、特色产业、食品产业、循环农业、乡村振兴合伙人、美丽宜居、农村宅基地、揭榜接题十二个工作专班,人员从农业农局内部调剂,用专班化来推动工作。扎实推进乡镇乡村振兴分类考核工作,把6个乡镇划分为农业主导、生态文旅、工业带动、城乡融合4类。四雁振兴贷突破12亿元,走在全市前列。与市农发合作,在全市率先建设清廉村居监督平台。脱水蔬菜、健康肉产业集群分别获评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省十大健康肉产业集群。探索打造“玉米秸秆—肉牛—蔬菜”和“小麦秸秆—食用菌—蔬菜”“鱼藕共生”“粪污资源化利用”四种低碳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持续巩固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效,先后迎接了4轮省、市督导检查。揭榜接题工作在全市率先建设完成。

2024年,河东区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提高站位、扛牢责任,全面落实市委、区委工作部署,以“品质河东”建设为统领,全力实施乡村发展突破工程,重点围绕市委提出的乡村振兴“12345”工作思路、“五抓”要求、“18项工作重点”,全力突破乡村振兴。

(一)全力攻坚稳产保供。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9.8万吨以上。二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改造提升3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万亩,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实现全域高标准农田。三是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洪涝、风雹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应急能力。搞好小麦“一喷三防”,促进夏粮、秋粮丰收。

(二)全力攻坚“四雁工程”。以实施头雁领航突破工程为总牵引,扎实开展“头雁领航、归雁回引、鸿雁丰翼、雁阵齐飞”四大行动。紧盯头雁队伍这个关键少数,加大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力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乡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让乡村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动起来、活起来,力争年收入过50万元行政村达到80%以上。强化“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等人才选育,新培养鸿雁不少于300名。做好梯次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调动全区金融保险机构和农担公司的积极性,利用草莓节、海棠节和丰收节等节会活动,为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力争全年申请乡村振兴类贷款超15亿元。

(三)全力攻坚“百千工程”。重点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国企融资优势,加大“百千工程”推进力度,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坚持由外到内的转变,落实以群众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乡村群众实用性,立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扎实开展“清脏、治乱、强基、增美”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村庄“颜值”“内涵”双提升,全面完成2023年度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新打造2个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40个区级示范村,力争全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60%以上。持续推进我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保持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四)全力攻坚特色产业。突出河东脱水蔬菜和健康肉特色产业,支持凯佳、城发万德福、大林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全力打造全省健康肉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基地,2024年力争全区FD生产线数量突破110条。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注重由散到聚的转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志愿合作,整合现代农业发展链条,推进农业特色产业企业化发展。

(五)全力攻坚精深加工。注重传统到精深的转变,按照市委任刚书记对河东提出的“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样板地”的指示要求,重点突出健康肉、果蔬加工两个赛道,依托规划占地7500亩的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园、4800亩的健康肉产业园,加快培育脱水果蔬、畜禽加工、粮油加工为主的精深加工产业链。争取引进建设食品加工项目3-5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力争2024实现食品产业年产值50亿元以上,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增长16%。加快推进凯佳全程可追溯产业园二期项目、伟达食品年屠宰分割100万头生猪项目、万德福冻干及坚果组合项目、大林万吨智能化冻干果蔬生产线项目建设,尽快完成投产。

(六)全力攻坚循环农业。以食用菌生产、肉牛养殖为突破口,把绿色循环技术融入生产全过程,探索打造“玉米秸秆—肉牛—蔬菜”和“小麦秸秆—食用菌—蔬菜”“鱼藕共生”“粪污资源化利用”四种低碳高效循环农业模式,确保全区规模场粪污设施配建率保持在100%,培育1家省级标准化养殖场。稳定农用化肥施用总量,确保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在八湖建设金刚岭循环农业示范片区,片区内莲藕种植与肉牛养殖、脱水蔬菜等特色产业相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惠及人口12000人,4200户。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