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102/2021-0000065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成文日期: 2020-06-12 发布日期: 2020-06-12
发布机构: 河东区发改局
河东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2020-06-12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为引领,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改革推进年”双年行动,全力推进区委“1358”工作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综合实力更上新台阶。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3亿元,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7亿元,增长9.3%;税收总量首次突破30亿元,增长8.48%;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市第三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9元,增长8.5%。发展质效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考核居全市第2位。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5.2%,较2018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29.7%。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兑现区级工业经济发展奖励资金1880.6万元,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42家,新增“四上”企业59家。要素保障持续强化。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税费3.2亿元。强化土地保障,新增占补平衡指标2734亩,完成供地3390亩,完成批而未供土地1156亩。强化金融保障,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1.09%、20.19%,新增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1家,青岛华赞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二)新旧动能转换更见效果。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全面启动,钢材市场搬迁、中石化油库搬迁、建陶企业“退城入园”进展顺利。新动能加快培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扎实开展,龙园旅游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金秋阳光养老、沂州古城、佳画文创产业园、华阳公铁联运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着力培育新城吾悦广场、九州购物中心、龙园旅游区等夜间经营载体。7个项目列入市重点,3个项目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100个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8.7亿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个项目获省级技术创新工程立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家。沂蒙干部学院投入使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初验,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临沂)研究院签约落地。“双招双引”实现突破。投资200亿元的华侨城项目签约,成功引进“独角兽”企业美菜网、互联网医疗龙头微医集团等,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全年新签约项目46个,其中500强项目6个,到位省外资金66.96亿元。引进“两院”院士2人,国家、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及相当层次人才7人。

(三)深化改革开放更富活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256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审批办理时限平均提速66%。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重点实施“4×4”流程再造,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流程,集中推出首批83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容缺受理”,各类容缺材料117条。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427户,新增企业3513户、增长58.38%。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机构改革涉改部门挂牌、人员转隶和“三定”修订顺利完成。扎实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社会事务管理移交接收工作顺利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东城环卫、盐业公司等企业纳入统一监管。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建立用地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惠民殡葬改革深入推动,建设高标准公益性公墓18处。承接国家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进出口总额、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32.1亿元、585亿元、379亿元、38.89亿元。对“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进出口总额达8.2亿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25.6%。新备案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4452万美元。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被评为省级品牌展会。安哥拉奥德工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马来西亚古晋河东五金市场建成运营。

(四)城乡统筹协调更具魅力。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高标准编制国际生态城空间战略研究。城镇改造步伐不断加快,42个征收拆迁项目完成拆迁面积341万平方米。“百楼争霸”计划持续推进,奥德总部、齐商银行总部等总部楼宇建成启用。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西安东路、海棠街、智诚路、新东兴路等14条道路建设全面启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户户通”硬化43万平方米、改厕4500户、清洁取暖6300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77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一年基本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成功创建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3个项目列入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1个项目入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汤河镇后坊坞村、八湖镇前石拉渊村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28%。大力实施“双60转化提升”工程,60个后进村已整改销号55个,3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行政村实现清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和9个工作专班,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405家,整改提升散煤销售网点22个。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推进“绿满河东”行动,新增、更新造林3900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村居1个,省级森林村居2个。

(五)社会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完成民生支出25.77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0.03%。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4处、幼儿园16所。临沂汤泉中学、临沂正直实验学校建成招生,临沂第三十五中学托管桃园中学。临沂市第五人民医院建成启用,区第一人民医院加快推进。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验收。成功承办山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旅活动启动仪式、临沂•河东迷你马拉松等活动。社会保障提质扩面。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开展2349户贫困户“情系贫困村、美在贫困户”活动,经验做法被《中国扶贫》等媒体报道;稳步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工建设333户;加大医疗保障力度,4678名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106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90人,东兴人力资源产业园被评为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建国7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先后启动四轮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在全市率先实现省交办5年以上积案“清零”。成功抗击“利奇马”超强台风。土地卫片执法、“大棚房”清理、城市违建整治等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应急管理、对口支援与扶贫协作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新旧动能转换仍处于接续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新兴产业培育仍需加快;民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有待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和主要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十分重要。

鉴于疫情的不确定性,综合研判形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全区上下要直面困难挑战,坚定发展信心,携手共克时艰,确保主要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双招双引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快实施乡村振兴20项重点工程和10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力争年内率先完成铸造企业改造提升;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力争今年完成技改投资85亿元以上;推进区块链、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能级提升,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电商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中高端延伸,着力培育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华侨城、佳画电商产业园、区人民医院医疗康复养护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着力打造1-2处文旅融合消费集聚区。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临沂国际生态城发展定位,聚焦省“十强”、市“十优”和区“343”产业方向,紧盯美菜网维纳亚一号、华侨城等标杆性企业和引擎性项目,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招引500强项目6个,实现产业类招商到位省外资金73亿元以上。突出高精尖导向,实施顶尖人才培育突破、高端人才倍增和实用人才扩容三大工程,力争招才引智实现突破。着力加强企业培育提升。深入开展“1+7”帮服、“送政策上门、抓政策落实”等活动,继续实施强企名企倍增计划,加大“小升规”企业扶持培育力度,争取年内新纳“四上企业”60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选树优秀企业家典型,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强化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聚焦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0人。稳金融。多层次对接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力争新增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8家。大力实施“金安工程”,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稳外贸。依托开发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积极融入商城转型发展与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发展大局,大力培育外贸主体,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鼓励企业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出口,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33.5亿元。稳外资。紧盯日韩、欧美等国家,着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跨国企业、外资项目,加快推进冠泰置业、美菜网等外资项目,力争实际利用外资过5000万美元。稳投资。深入实施“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全力推进128个“四个一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70亿元。加快建立“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着力化解土地、煤耗、用能等要素制约。抢抓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机遇,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稳预期。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分析,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趋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提振市场信心,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三)聚焦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行“五个一”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稳步推进区镇两级无差别“一窗受理”。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着力打造高效透明政务环境。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区,确保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5%。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度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开发区市场化运营模式。坚持亩均效益导向,探索出台资源要素差别化培植政策,加快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企业集聚。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组建区城市发展投资公司。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相公科创城、中科(临沂)创新园、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临沂)研究院建设,全力打造沂蒙智谷。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力争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四)聚焦国际生态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配合做好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各项工作,主动融入、积极参与鲁南经济圈建设。制定片区开发三年计划,加快推动九曲老城区、相公科创城、凤凰岭和刘店子等片区开发建设,有序推动芝麻墩、梅家埠、朝阳3个街道融入全区发展。加大征收拆迁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确保全年完成征收500万平方米、力争6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百楼争霸”计划,加快天元科技城、华业总部、地矿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商业办公面积60万平方米。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京沪高铁二通道前期工作,加快实施临沂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北京东路西段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推动凤临街、九曲街、智诚路等23条约44公里道路建设任务,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20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50公里,整治超高土绿化带70公里,新建城市绿道10.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200万平方米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推进临沂国际金属生态城项目建设运营,统筹抓好扬尘油烟治理、工业污染源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及砂场石子场整治,常态落实散煤治理和秸秆禁烧,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稳步推进李公河西支、祝丘河等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和一污扩建、二污管网配套、东部大学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市控断面全面达标,区控河流断面达标率达到60%。全面做好固废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开展“绿满河东”行动,力争新增造林1.4万亩、更新造林4000亩。

(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抓好产业振兴。以20个乡村振兴重点工程为牵引,加快推进10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规范化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50个,新发展农业综合体3家。抓好人才振兴。大力实施“四雁”工程,启动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加快本土人才培育,培训新型农民3000名以上。抓好文化振兴。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改造村级文化场所40个。继续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和为全区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购买有线电视公共服务工程,办好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抓好生态振兴。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户户通”硬化340万平方米以上,农村改厕3.5万户,建设无害化农村公厕170处,全面完成340个村40.2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攻坚任务。全力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30%以上。抓好组织振兴。开展“3·30”短板村集中销号行动,重点整治30个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30个软弱涣散村及30个场所不达标村,努力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场所不达标村“双清零”、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整顿提升。

(六)聚焦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产业扶贫项目提质增效,积极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级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试点。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9处,新增校舍面积35.96万平方米。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普惠率和公办率分别达到85%、50%。提升健康水平。全力推进医养健康三年行动,全面实施“智慧医疗”融合工程,加快推进河东区第一人民医院、九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楼等项目建设。深化殡葬改革。持续抓好公益性公墓信息化管理和日常维护,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努力让殡葬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强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阵地战”、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统筹做好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对口支援等工作,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2020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开创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