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情 > 招商引资 > 法规制度 > 正文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行动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2023年3月19日)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4日 来源:河东区人民政府网站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为贯彻落实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计划,攻坚突破“先进工业强市”,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叠加,推动临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行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聚焦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市县同步、政企同心,着力增强企业鼎新、行业更新、产业育新、服务工业“四个能力”,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目标引领、自我加压、奋发有为的过万亿,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过万亿,不依赖挖掘指标的过万亿,补短板、强弱项的过万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加速壮大的过万亿,承载科技人才、先进生产力的过万亿,有质量、有效益的过万亿,增加值率高、税收贡献率高的过万亿,工农结合、工商联动的过万亿,巩固传统优势、增创新优势、发挥乘数效应的过万亿,老典型生生不息、新骨干源源不断的过万亿,带动功能提升的过万亿,为临沂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1.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6%以上、达到8300亿元,2024年增长20%以上、突破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2.质的有效提升。(1)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2023年达到31%、2024年达到3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2023年达到19%、2024年达到20.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2023年达到45%、2024年达到4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达到40%,2024年再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50%。(5)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每年提升5个百分点,2023年达到35%、2024年达到40%。(6)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3%,2024年再提升1.5个百分点、达到4.5%。(7)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2023年每亩增加0.7万元、达到10万元,2024年每亩再增加2万元、达到12万元。(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年均降低3%左右。

二、工作措施

(一)聚力“保运行”,做大工业经济存量

1.强化精准调度。建立日常监测、先行分析、千企调度机制,旬调度旬分析工业用电、货运周转量先行指标,月调度月分析千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提级督办,做好煤电油气运调峰供给,保障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每月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推进会,指导推动工业稳增长。

2.倾力惠企纾困。建立健全政企信息交流服务机制,实时收集回复企业诉求,梳理分析问题集中领域,主动对接企业,分级负责纾困,定期通报情况。细化落实国家、省“政策包”,跟进创新融资保障、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举措,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狠抓市场开拓。深入做好“会展+”融合文章,两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00场以上,有效拉动地产品企业扩大市场销售;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和境外各类展会,抢订单拓市场;充分用好“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叠加优势,赋能企业提升“走出去”竞争力;引导企业运用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在新赛道上跑出发展加速度。

(二)聚力“抓提升”,做优工业经济质量

4.加快技术改造提质。实施“绿色低碳工程”,用好1.5亿元工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滚动建设“千企千项”技改项目,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提高企业装备高端化水平。制定实施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示范打造80家绿色工厂(园区)。2023年,重点抓好总投资530.6亿元的206个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建设,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优化保持在60%左右。

5.加力创新融合提能。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每年争创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个以上、科技创新项目50个以上。实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培育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15家以上,引育高端工业设计人才100名,推动临沂制造业由代加工向自主设计、自有品牌、标准引领转型迈进。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对标“灯塔工厂”建设标准,推广工业互联网典型模式,用现代数字技术推动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50家以上智能工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15。

6.加强企业管理提级。实施“管理提升工程”,举办沂蒙企业大学堂、高校总裁班等,开展行业对标,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注重品牌创建,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行业协会辅导的品牌建设机制,积极争创“好品山东”、省长质量奖,两年新增省高端品牌企业10家以上。

(三)聚力“强招引”,做好工业经济增量

7.注重招大引强。坚持“实好多快”,立足骨干企业和自然资源优势,制定招商引资引导目录,精准招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头部制造业企业。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高新区、沂河新区重点招引战新项目,其他县区重点招引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每年引进链主企业20家以上,新签约工业项目占比70%以上。市内企业新投资工业项目,享受同类型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8.统筹产业联动。深化工农联合、工商联动,借助农产品丰富资源,精准招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挥临沂商城“商仓流”一体化优势,规划建设地产品制造园区,精准招引一批地产品链主链核企业,提高商城产品生产本地化比例,2024年商城地产品率达到43%。

9.抓好招才引智。用好市“1+N”人才政策,“带土移植”引入人才,各县区每年引进带资金、技术、项目的高端人才团队不少于3个,全市每年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产业+专业”培养模式,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

(四)聚力“快投产”,做强工业经济总量

10.加速项目达产。实施“项目攻坚工程”,健全“1+1+6”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行“极简”审批改革,开展“企业、项目评部门”活动,每季度评选“十快十慢”项目,每半年评选“十佳项目”,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2023年,加快推进总投资445.8亿元的66个签约工业项目落地,扎实推进总投资1651.7亿元的199个省市级重大工业类项目建设。

11.做强要素支撑。落实亩均效益评价倒逼机制,每年整治闲置低效用地4000亩以上,2023年、2024年计划供应工业用地1.2万亩、1.4万亩,较2022年分别提高20%、40%。每年新增2支以上产业引导基金,引导国企平台放大国有资本功能,2024年市属企业新增投资投向工业领域比重达到70%。重点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培育壮大等工业项目资金需求,2024年工业贷款余额1600亿元以上。

(五)聚力“育重点”,做活工业经济潜量

12.强化企业升规培育。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落实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支持企业担保融资,提供应急转贷,发行网络营销“流量券”、创新发展“服务券”。建立升规企业退库预警机制,加强临退企业分析帮扶,最大程度减少退库数量,两年新增“小升规”企业600家以上。

13.突出发展优质企业。实施“企业强基工程”,筛选50家优质企业和5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库”,推动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加速向行业龙头迈进,两年培育国家级、省级单项冠军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6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到2024年,全市过100亿元企业达到12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20家以上,新增6家上市公司或“新三板”挂牌企业。

14.力促产业链式发展。实施“链式提能工程”,深化链长制,专线专班运作,围绕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战新产业,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建立新型产业共同体。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和“链核”企业融链固链行动,每年举办10场以上“十链百企”对接活动,两年培育重点“链主”企业40家以上,市级优势产业集群、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各10个以上。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紧扣“五个聚力”,实施“六大工程”,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县区长抓工业调度会,凝聚县区、专班、部门、协会各方力量。各县区扛牢主体责任,细化任务措施,抓牢抓实项目建设;各产业专班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市直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优化服务、做好保障;行业协会发挥“纽带”作用,做好招商、服务、创新、融资等工作。

(二)坚持求实务实。以“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质,创新工作方式,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更好服务先进工业强市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摸准实情、找准问题,确保提报数据真实可靠。对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绩观出现偏差等问题,严肃予以追责问责。坚持常态长效,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执行、真落实、真见效,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生态。

(三)严格督导考核。实行“月通报、季考核”,每月通报指标数据,每季度考核工业发展情况,考核末位县区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作表态发言,连续末位县区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作表态发言,相关部门靠上分类指导帮促。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智能改造、企业管理等方面优选1-2个县区,每两个月、半年、年底分别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委主要领导召开现场会。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只观摩当年新投产的工业项目,适时对上年度观摩的工业项目开展“回头看”。

(四)优化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邀请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聘请企业家担任“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顾问”,每年评选一批“功勋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发放“惠商卡”,在医疗保障、子女教育、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礼遇。在主流媒体首屏首页开设专栏,开展系列访谈,推出大型行进式直播,召开新闻发布会,营造浓厚氛围。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