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qzf/2025-0000107 公开目录: 文字解读和负责人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5-27 发布日期: 2025-05-27
发布机构: 河东区政府办公室
文字解读:河东区2025年关爱妇女儿童十件实事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27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一、制定背景

妇女儿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其权益保障和福祉提升直接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近年来,河东区在妇女儿童健康、教育、权益保护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妇女就业、儿童心理健康、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河东区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实施十件实事,切实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

二、出台目的

妇女儿童实事项目旨在聚焦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切实提升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教育机会和权益保障,确保河东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倡导全社会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理念,形成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引导、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提高公众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社会公平和谐,为妇女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健康、幸福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三、出台依据及起草过程

根据临沂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临沂市2025年关爱妇女儿童十五件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字〔2025〕23号)后,区妇儿工委办公室按照上级要求,下发《关于报送2025年关爱妇女儿童实事项目通知》的通知,相关成员单位、相关部门根据上级部门牵头实事项目,对应撰写了本部门实事项目。区妇儿工委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后,起草印发了《河东区2025年关爱妇女儿童十件实事(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相关成员单位、相关部门意见建议。

在充分吸收采纳相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从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最后形成了《河东区2025年关爱妇女儿童十件实事工作方案》正式稿。

四、根本宗旨

河东区出台此政策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妇女儿童优先,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以人为本,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妇女儿童实际需求,优先解决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确保政策精准有效。二是公平普惠,重点帮扶。在普惠性服务基础上,向困难妇女、困境儿童、残障群体等倾斜,确保政策覆盖无遗漏。三是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强化政府责任,统筹部门协作,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等共同参与,形成关爱合力。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亮点直击

根据《方案》要求,河东区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通过扎实做好十项实事,来切实解决一批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在办实事、惠民生中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身边。一是常规进行“两癌”检查启动第五轮适龄妇女“两癌”检查(2025年—2027年)项目,每年计划检查不少于12000人,对困难职工和新业态就业女性实现全覆盖,适度提供城镇人口检查名额。为方便群众,采取入村和医疗机构双线查体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区妇幼保健院设立“两癌”查体门诊,截至6月底,已完成宫颈癌筛查1500人。二是强化参保女职工关心关爱。为方便我区参保职工及时享受生育津贴和产前检查费,避免“应申未申、应享未享”的现象,自2022年9月起,对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的生育津贴和产前检查费实现“免审即享”,即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无需申请、也无需提供纸质材料,真正实现零跑腿。截至目前,共办理347人次的生育津贴和产前检查费的免审即享业务。三是全面组织妇女儿童体质监测分区域、分批次有序开展监测,优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集中监测,随后开展中学生及社区妇女监测。预计监测学龄前儿童(3-6岁)50名,学龄儿童(6-12岁)120名,妇女群体(18-65岁)30人。是关爱保护特殊困难儿童。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创新实施孤困儿童救助保护“政府+慈善”“养育+教育”“照护+慰藉”和“学校+社会”的“四双”模式,打造“守未花开·星耀未来”关爱服务品牌,为全区保障各类困境儿童发放各类救助金175余万元。创新“校园家庭”模式,累计接收安置孤困儿童267人,提供“养育+教育+就业”全周期服务。聚焦特殊群体,针对行为偏差、处于犯罪边缘的青少年,开设“明德班”,精准关爱23名服刑人员子女、涉案涉罪儿童、网瘾少年等,通过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劳动实践等方式重塑价值观。五是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树立法治信仰,全区累计组织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主题活动90余场次,组织上百名学生走进河东区人民法院,开展“走进司法殿堂感受法治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是持续推进高校学生暑期活动。2025年暑假期间,在怡海社区、慧谷社区等符合开班条件的7个社区,招募“青鸟计划”返家乡实践大学生30名,为社区青少年开展课业辅导、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手工实践、趣味英语、趣味运动等特色课程,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愉快的假期。是推进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建设儿童友好型公园2处(育杰园、雅乐园),按照“功能为主,绿化从属”的理念,以“儿童友好型+林荫停车”为主题,配备集装箱互动装置(儿童滑梯)、独木桥、爬架、攀岩坡、小滑梯等设施,充分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兼具教育性、趣味性、体验性,为儿童成长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空间和服务。八是实施巾帼电商人才培育计划。根据基层妇女群众实际需求,河东区妇联联合河东农发集团,依托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展巾帼直播电商“38”领跑、助跑培训,现已开展培训2场,培训妇女40人,帮助妇女“指尖”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标准建设“工会妈妈小屋”。在琅琊古城游客中心指导建设“工会妈妈小屋”1处,2025年开设职工子女寒假托管班7个,托管职工子女220余人。

六、出台意义

该方案出台,是区委、区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将切实提升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河东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举措。方案聚焦妇女儿童最迫切的健康、教育、安全等需求,通过免费“两癌”筛查、妇女儿童体质监测等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入园难""看病贵"等民生痛点。特别是残疾儿童、孤困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帮扶,有效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二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抓手。方案通过教育资源倾斜、妇女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提升女性就业竞争力,激发女性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如开展的“沂蒙小学堂”活动,有效推动社会资源更公平地惠及妇女儿童群体,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三是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进步的长远之策。方案的实施不仅改善部分妇女儿童生存状况,更通过普法等活动,培育全社会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风尚,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七、方案与上级异同

相同点:方案出台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省、市相关部署,围绕妇女儿童健康、教育、权益保障、发展环境等核心领域,旨在提升妇女儿童福祉。

不同点:市政府的相关政策更注重从全市层面进行规划和部署,而河东区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精准聚焦解决区域难点。在推进青少年普法全域化方面,为提高未成年人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深化“河苗青青”少审品牌,并设定了具体的活动场次。同时,特别提出了开设“沂蒙小课堂”对寒暑假学生进行学业辅导,都是结合河东区实际情况和儿童实际需求而定制的。《方案》详细列出了各项措施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强调了各牵头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妇联要发挥好主体作用,确保工作细化落实见效;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真正从破难题、解难题出发,办好妇女儿童的烦心事、揪心事和操心事,以钉钉子的精神让妇女儿童的实事见到新成效。

解读人:河东区妇联副主席杨艳

单位:河东区妇联

电话:0539-8382419

地址:河东区市民活动中心

河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关爱妇女儿童十件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