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镇街动态 > 正文
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 淳朴民风 | 汤河镇:移风易俗“五步走”工作法引导干部群众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9日 来源:河东区人民政府网站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全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活动以来,汤河镇党委政府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高价彩礼、大办酒宴、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采取创新运用“五步走”工作法,推进陈规陋习治理,减轻群众负担,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了新活力。

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机制。为进一步将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汤河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抓组织促规范。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移风易俗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构建“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级干部点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关键促带动。牢牢抓住移风易俗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点。对村“两委”干部,要求先从本家的红白喜事做起,签订《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承诺书》,组织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规范监督村规民约履行情况和红白事标准。三是抓考核促落实。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级的年度考核内容,搞好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各村也制定落实奖惩制度,对于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农户,优先考虑评先树优和物质奖励,对大操大办者取消各类评比奖励、慰问金等待遇,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文明乡风。

坚持党员带头,统筹红白理事。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党员干部成为传播乡风文明的“先行员”“宣传员”“监管员”,带头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结合新一届村委会换届,指导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管理制度,现汤河镇38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共有成员189人,其中党员60余人。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选举村内德高望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热心服务工作的党员、群众参加,一般由3-5人组成,具体负责群众红白事的组织实施。有了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红白理事会在“理事”时就更有底气。婚事坚持新办。以前举办婚礼,每户最少得安排20至50桌,烟酒糖茶、菜金不少于3-5万元,现在要求婚礼简朴,不攀比婚车数量和档次、婚宴规模,不滥发请柬。丧事坚持简办。以前操办丧事,大吃大喝成风,烟酒、花圈、孝布、吹鼓手等花费很大。现在提倡厚养薄葬、文明礼葬、从简治丧,实行播放哀乐、鞠躬、默哀、佩戴白花黑纱等文明丧葬礼仪。

修订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村规民约是村居的“小宪法”。将移风易俗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的要求在村民中形成约束力,让农民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自觉参与者、践行者。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发放倡议书、入户宣传等形式,指导各村(社区)组织村民广泛参与村规民约修订,把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等内容纳入其中,把遵规守约情况与入党、入伍、先进评选、享受优惠政策挂钩,将移风易俗目标要求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将村规民约的内容编写成琅琅上口的“三字经”唱词等,让村民易懂易记。引导带动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逐步转变大操大办不良社会习俗,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改正不良思想和陈规陋习。

完善基础要素,破解群众“心结”。要让移风易俗的新风真正滋润群众心田,就要着力破解群众心结,打消他们的顾虑。比如墓地安置、“收礼还礼”、“好面子”等问题,只有把这些心结解决了,对症下药,才能激励更多的村民接受新风。为有效解决墓地安置问题,汤河镇自2019年始,按照区里的统一规划,分别在大程子河、后朱井寺、东李湖等村高标准建设了3处公墓,占地208.37亩,预留墓穴9327个,单个墓穴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居民在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骨灰盒、公益性公墓安葬、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村民几乎不花一分钱。丧事办理提倡当天火化、当天安葬,原则上控制在3天以内;治丧出殡花圈数量不超过4个,倡导租用花圈、不焚烧花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礼炮。推行“追思会”,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丧主佩戴黑袖章、亲属来宾戴白花悼念等文明简洁方式寄托哀思,杜绝使用吹鼓手、穿大孝褂、使用棺材、扎彩等旧俗。针对清明节、中元节等祭扫高峰期,采取分流、网络祭扫等多种模式,严格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广开宣教渠道,形成浓厚氛围。为让移风易俗、孝老敬亲的理念深入民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汤河镇坚持成风化人,打出一组宣教组合拳。充分利用符合乡村特色的各种宣传手段 进行宣传。成立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队,在“移风易俗”宣传月、清明、春节等节日期间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移风易俗明白纸,利用各村居微信群,向辖区村民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各村居在休闲小广场安装各种健身器材供老年人健身,晚间在村头巷尾开阔处组织老年人跳广场舞扭秧歌娱乐健身;充分发挥村居办公场所作用,建设棋牌室、影音室等供老人娱乐,在全镇营造一种善待老人、孝敬亲人、厚养薄葬的氛围,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以东李湖村为例,结合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工作,协调资金为老年人打造了棋牌室、健身广场、幸福食堂等场所,在端午、重阳、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开展健康义诊、文化下乡、走访慰问等活动,给老年人送去关爱,两年来累计发放物资达20余万元;举办以“慈孝沂蒙”为主题的摄影展,营造孝老爱亲的积极氛围;村里利用一处闲置民宅打造成幸福食堂,免费为村里60余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三无失能人员提供就餐,从而有效破解了留守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汤河镇“五步走”工作法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在移风易俗“五步法”的推动下,全镇形成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昂扬正气,扎实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