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edongquhd0304/2025-0000009 | 公开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 |
成文日期: | 2025-02-17 | 发布日期: | 2025-02-17 |
发布机构: | 河东区太平街道 |
2024年,太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把党工委、办事处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利用党工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方式,传达学习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集中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等内容列为重点学习内容,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把党的领导贯穿依法履职全过程。
二是积极推进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开展,确保决策科学性、合法性。在街道司法所设置合法性审查办公室,成立了由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政法委员担任副组长的合法性审查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印发了《太平街道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流程图》。将合法性审查作为街道行政决策和合同等重要事项签发签订前的必要程序,确保街道签发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签订的每一个合同在法律层面不存在风险。同时,街道将合法性审查工作向村居延伸,将村级的行政决策和合同纳入审查范围,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以来,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2件,合同类文件30件,进一步保障了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协议的合法性、规范性。
三是加大“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街道累计投资50余万元,按照《综治中心建设深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综治中心与信访接待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等融合建设,全面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进一步提高“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科学化、实战化水平,保障了中心高效有序运行。街道坚持为民解忧原则,多元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组建化解稳控专班,专人负责、包保化解,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办理模式,在中心设有法官驿站、劳动仲裁庭、“徐若绍品牌调解室”“泽祥调解工作室”等功能室,接待、受理、解决群众诉求,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功能。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次,满意率达到99%。
四是全面突破,“点线面”结合做好普法宣传工作。2024年以来,街道坚持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普法为阵地点,按照重大时间线,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各部门联合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对群众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将普法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推动普法工作出实效、展新绩。全年共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余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法律明白纸等材料10000余份,悬挂横幅100多条,有效提升了全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五是壮大法治队伍,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2024年以来,街道重视“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两类人员的培育工作,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积极开展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知识水平。严格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为街道6个行政村配备了3名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职能作用。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通过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法治教育,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同时,强化对法律顾问的监督考核,确保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以来,太平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执法队伍专业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足。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执法队伍缺乏专业技能和培训,由于基层执法队伍的工作职责涉及面广,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但一些队员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法治宣传载体还不够鲜活,在宣传深度和广度上有待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不够。普法内容很难照顾到社会群体对法律的多样性、多层次性需求。个别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学习不够,对惠民政策理解不深,缺乏新的工作理念、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成效。
三是基层法治人才储备不足。街道法治工作涵盖范围大、涉及人群广、复杂问题多,行政执法、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处置、执法监督等重点工作难度、强度日益增加,街道目前专职负责、专业度高的法治人才配备仍然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更高水平推进。
二、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照上级要求,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任务亲自部署安排,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始终将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充分发挥带头学法、坚决守法的表率作用。2024年初,党政主要负责人召开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专题述法工作会议,主要负责人围绕2023年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分别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进行述法报告。今年以来,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2次,研究解决4项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将法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
(二)推进依法行政,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加大行政监督力度。在自觉接受上级党委、政府和人大依法实施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反馈信息,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大力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街道办事处与山东芳名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聘其担任办事处法律顾问团队,为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和重要事务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指导。
(三)带头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主动带头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学习内容。组织街道领导干部开展各类法律知识培训学习活动,切实增强全体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法治学习教育。持续抓好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全面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重视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在日常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求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法流程做到合法合规。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
(三)厚植法治宣传氛围。根据“八五”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让习近平法治思想走进千家万户。切实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统筹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方式,每日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载体积极转发各类法律法规和普法案例微视频,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通过加强街道党员干部队伍法治培训、考核和管理等方式,增强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治工作队伍,解决基层法治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干部学法用法的表率作用,利用党工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方式开展集中学法活动,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