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206/2023-0000039 公开目录: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成文日期: 2020-09-04 发布日期: 2020-09-04
发布机构: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对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01006号《关于加快社区还建,繁荣社区文化的建议》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04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张文欢代表: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河东文化工作的关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社区还建,繁荣社区文化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积极繁荣社区文化,开展更多的文化下乡活动,特别是在新的农村社区,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较大,但基层文化服务质量不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高,急需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党的方针政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从而推进基层治理更加和谐”答复如下:

一、我区社区文化和文化下乡活动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文化河东”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示范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培育富有特色的群文团队,举办有影响力而又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区文化工作连年走在全市前列,文化影响力有所提高。

(一)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注重打造规范化文化基础设施,为繁荣社区文化奠定了较好的硬件基础。2019年以来,我局共投入400万元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及奖补,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5个,建成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各4处,新建非遗展馆6处,为基层配送锣鼓家什、广场舞音响等文化器材280件(套),为汤河小程子河等社区建设了文化长廊;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社区文化活动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硬件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

(二)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注重培育优秀群文团队和文艺骨干人才,为繁荣社区文化奠定了较好的人才基础。围绕小戏创作、编舞等内容,举办社区文艺骨干培训活动,近年来,先后举办庄户剧团演出、广场舞等大型培训活动5次,培训文艺骨干600余人次。加大对社区文艺队伍的指导和扶持,基本实现了“每个社区有一支业余文艺队伍,每个月都有演出”的目标,涌现出了河东柳琴剧团、东夷文化艺术团、百花艺术团等一批优秀文艺团体。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业余文艺团队700余支,文艺、文化经营管理、非遗、文博等方面乡土人才3000余人,他们长期活跃在基层农村社区,年均演出可达700余场,惠及全区社区居民。

(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注重打造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助力社区文化品牌打造。开展“美丽河东·文化四季”系列活动,推出了广场(社区)文化艺术节、原创小戏巡演、书画进社区、非遗进社区、文艺轻骑兵进社区演出等精品文艺项目,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实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每年送戏300余场,送电影3000余场,我区“送戏下乡十步法”已成为全市标杆,被评为“全市宣传文化工作创新奖”一等奖第二名;银汉放映公司(河东公益电影放映站)被推荐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连续4年举办河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本年度,发放惠民消费券120万元,成为全省第一个发放惠民消费券的县区;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200余项,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原创柳琴小戏《中秋夜》荣获山东省庄户剧团大赛第四名,《砸算盘》荣获全市原创小戏展演二等奖;三官庙“龙灯扛阁”民俗文化庆丰年,入选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文化惠民消费季被评为全市优秀文化服务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工作者和文艺人才缺乏。文艺工作往往多且繁琐,组织各类活动需要足够的人手,而我区文化馆编制仅为9人,目前实际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仅有3人,人员数量十分不足,严重制约着文艺活动的开展。高层次文艺人才也很匮乏,现有的文艺团体普遍是群众自发组织形成,专业性不强,在文艺创作、节目编制等方面水平有限,缺乏创新,难出精品佳作,较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不到位。我区文化场馆大多面积不大,内部配置也较为简易、单一,不够丰富,特别是镇村两级的文化场馆,往往兼具着党建活动室等其他功能,文体活动的面积更为狭小,设施设备不够健全,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且囿于基层公职人员数量不足,社区文化场馆往往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对场馆管理和维护不到位足,免费开放工作较难保证。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管理,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完善文化场馆各项制度,配齐专兼职管理人员,规范服务行为。对基层文化场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督促和指导镇村做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

(二)建设现代化的文化场馆。启动区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建设,完善和提升区级文化场馆;加大文化建设资金向基层倾斜力度,高标准打造4个文化馆分馆,改造提升4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继续向基层配送锣鼓家什、广场舞音响等文化器材,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加完备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培育优秀群文团体和文艺骨干。修订完善《河东区送戏下乡参演庄户剧团考核办法》,加强对参演庄户剧团的指导和培训,组织开展剧团年度考核,实施能上能下考评机制,切实提高“送戏下乡”演出能力和演出水平。加大引导和培训力度,通过“传帮带”,发展壮大一批社区、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以点带面,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鼓励基层文艺队参加各级举办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四)创作原创文艺作品。鼓励创作创新,计划于今年9月份举办河东区原创小戏展演,围绕“精准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弘扬沂蒙精神”“人居环境整治”“战疫情”等主题,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近期,我局将陆续创作《小康路上》《血染的战报》《海棠花又开》《暖春》等戏曲作品。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7月28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河东广场(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接下来,将继续举办服装表演,国庆、元旦等系列专场演出;举办广场舞大赛、山东省第三届农民戏剧展演月、精品书画展等品牌文化活动,开展书画、戏曲、非遗文化进社区等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8387711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9月3日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